并头莲

· 钟芳
种莲老人凿山骨,手移昆明傍石屋。 水光浮碧染灵根,并蒂同生一双玉。 湘江啼竹含清秋,翠环绛佩湘神游。 朗陵一夜德星聚,二子共御陈太丘。 种莲人远莲安在,惟有画图寄遗爱。 倾阳冉冉照春妍,只见葵花不见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骨:山中岩石。
  • 昆明:此处可能指美好的水景,非云南昆明。
  • 灵根:植物根苗的美称。
  • 并蒂:指两朵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
  • 啼竹:指斑竹,传说帝舜南巡苍梧而死,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在江湘之间哭泣,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有了斑点,因称斑竹为“啼竹”。(“舜”读音:shùn)
  • 翠环绛佩:形容女子的装扮华丽,这里可能象征美好的形象。
  • 湘神:湘水之神。
  • :这里指神灵巡游。
  • 朗陵:地名。
  • 德星聚:德星,古以景星、岁星等为德星,认为国有道有福或有贤人出现,则德星现。德星聚表示有贤人相聚。
  • 二子:指文中提到的两个人。
  • :侍奉。
  • 陈太丘:东汉时期官员,以品德高尚著称。

翻译

种莲的老人开凿山岩,亲手将美好的水景移到石屋旁。 水面波光浮动,浸染着莲的根苗,那并蒂莲花就如同一双美玉共同生长。 湘江边的斑竹蕴含着清秋的气息,湘水之神戴着翠绿的环佩巡游。 朗陵一夜之间贤人相聚,就像两个儿子共同侍奉品德高尚的陈太丘。 种莲的人已经远去,莲花是否还在呢?只有画图寄托着他的深情。 向着阳光的葵花缓缓生长,明媚艳丽,只看到葵花却看不到莲花了。

赏析

这首诗以种莲老人移水景种并头莲开篇,描绘了莲花的美丽与灵秀。诗中通过“水光浮碧染灵根,并蒂同生一双玉”形象地写出了并蒂莲的珍贵与美好。接着,诗人借用湘江啼竹、湘神游的典故,以及朗陵德星聚、二子御陈太丘的故事,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厚重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种莲人的思念以及莲花可能不再的感慨,以葵花的出现暗示时光的流转和事物的变化。整首诗意境优美,用典恰当,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将对莲花的赞美、对种莲人的怀念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思考融为一体,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感受。

钟芳

明广东崖州人,改籍琼山,字仲实。正德三年进士。嘉靖中累官至户部右侍郎。有《皇极经世图赞》、《续古今纪要》、《崖志略》、《钟筠溪家藏集》。 ► 6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