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梦中弘治十七年

自入云宣两月程,风光渐异独伤情。 戍楼月落城门闭,野塞风寒战马行。 幕府神兵传号令,沙场鬼火乍鲜明。 玉关人老真堪笑,谁息狼烟致太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子:此处指时间,干支纪年法的一种。
  • 云宣:地名,可能为作者身处之地。
  • 戍楼(shù lóu):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 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

翻译

自从来到云宣这个地方已经走了两个月的路程,这里的风光逐渐变得不同,让我独自伤感。戍楼上的月亮落下,城门关闭,野外边塞寒风凛冽,战马前行。幕府中的神兵传递着号令,沙场上的鬼火忽然明亮起来。在玉门关驻守的人老去真是让人觉得可笑,是谁能平息战火带来太平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边疆的所见所感。诗的前两句通过对行程和风光的描述,表现出作者身处异乡的孤独和伤感。接下来的两句具体描写了边疆的景象,戍楼、城门、野塞、战马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萧瑟、寒冷的氛围。“幕府神兵传号令,沙场鬼火乍鲜明”则写出了战争的紧张和残酷。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以“谁息狼烟致太平”的问句,引发人们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反映了作者对边疆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韩邦奇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节,号苑洛。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以上疏论时政忤旨,谪平阳通判。迁浙江按察佥事。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诬陷,斥为民。嘉靖初,起复为山东参议。后屡起屡罢,终以南兵部尚书致仕。邦奇性刚直,治政严肃,自奉节俭。一生好学不倦,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学启蒙意见》、《禹贡详略》、《苑洛志乐》、《洪范图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