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癸夘九月也

几上封章学治安,迂疏无补却悬冠。 秦川秋晚花仍发,晋野春深血未乾。 圣主几年劳侧席,将军何日独登坛。 病来深愧双函剑,日日扶藜看药阑。
拼音

所属合集

#九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封章:言机密事之章奏皆用皂囊重封以进,后因以“封章”指机密之奏章。
  • 治安:这里指治理国家,使政治安定。
  • 迂疏:指见解迂阔,不切实际。
  • 悬冠:指辞官。
  • 侧席:指帝王勤于政事,或渴求贤才。
  • 登坛:指登上坛场,古时会盟、祭祀、帝王即位、拜将,多设坛场,举行隆重的仪式。后引申为担任将帅或首领。
  • 函剑:指剑匣,这里指代佩剑。
  • (lí):一种野菜,这里指藜杖。
  • 药阑:药栏,即芍药之围栏,也泛指一般花栏。

翻译

几篇呈上去的奏章都是关于学习如何使国家安定的,但我这些见解迂阔不切实际,没起到什么作用,最终还是辞官了。 秦地的秋天已深,花儿依旧开放,晋地的春天虽过,战场上的血迹却还未干。 圣明的君主多年来为政事操劳,渴望贤才,将军什么时候才能独自登上坛场,担当重任呢? 我因病缠身,深深愧疚自己带着两把佩剑却无能为力,只能每天拄着藜杖看着那花栏中的药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无奈。诗的首联写自己虽提出治国之策,但因不切实际而辞官,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颔联通过对秦地秋花仍发和晋地春深血未干的描写,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持久,以及国家面临的困境。颈联则表达了对圣主求贤若渴和将军担当重任的期待,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尾联中诗人因病无法施展抱负,深感愧疚,只能借看药草来排解心中的苦闷。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思想感情。

韩邦奇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节,号苑洛。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以上疏论时政忤旨,谪平阳通判。迁浙江按察佥事。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诬陷,斥为民。嘉靖初,起复为山东参议。后屡起屡罢,终以南兵部尚书致仕。邦奇性刚直,治政严肃,自奉节俭。一生好学不倦,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学启蒙意见》、《禹贡详略》、《苑洛志乐》、《洪范图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