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赠曾刘二座师
注释
- 熙朝:兴盛的朝代。
- 幽岩:幽静的山岩,这里指隐居之地。(幽,yōu)
- 徵:征召。(徵,zhēng)
- 汉杰:汉代的杰出人才,这里借指优秀的人才。
- 四岳:相传为尧舜时四方部落首领。
- 虞臣:虞舜的臣子,这里也是指贤臣。
- 欻(xū):忽然。
- 致身:出仕,献身。
- 均:等同。
- 居士冕:居士的帽子,这里指有才华却未出仕的人。
- 遒(qiú):刚劲,有力。
- 绅:古代士大夫束腰的大带子,这里指士大夫。
- 北平:地名,这里可能代指某个地方的人物。
- 南丰:地名,这里可能代指某个地方的人物。
- 青藜:指夜读照明的灯烛。
- 子政:西汉学者刘向的字。
- 骅骝(huá liú):骏马。
- 胥:都。
- 雕鹗(è):猛禽,这里比喻杰出的人才。
- 题柱:指在柱子上题诗,这里比喻立志取得功名。
- 勋名:功名。
- 含香:古代尚书郎奏事答对时,口含鸡舌香以去秽,后因以“含香”指侍奉君王。
- 意气伦:意气相投。
- 泰岱:泰山。
-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象征祥瑞,这里比喻杰出的人才。
- 南服:古代王畿以外地区分为五服,故称南方为南服。
- 海滨:海边。
- 九方歅(yīn):春秋时善相马的人。
- 大化:广远深入的教化。
- 陶钧: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比喻造就、创建。
- 耒(lěi):古代耕地用的农具。
-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
- 东阁:古代称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
- 齐门瑟:《史记·孟尝君列传》载,战国时,齐孟尝君门客冯谖曾弹剑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又歌:“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又歌:“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后因以“齐门瑟”比喻不被赏识或怀才不遇。
- 楚国薪:《战国策·楚策三》载,苏秦对楚王说:“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后以“楚国薪”比喻物价昂贵或生活困难。
- 堕羽:掉落的羽毛,比喻受挫。
- 沉鳞:潜藏在水中的鱼,比喻不得志的人。
- 屯(zhūn):艰难,困顿。
- 马卿:汉代司马相如字长卿,简称马卿,后常用以指代文人。
- 曲逆:汉初功臣陈平封曲逆侯,后常用以指代有才能的人。
- 纫:缝纫,这里指编织。
- 鸿:大雁。
- 冥:昏暗。
- 讵(jù):岂,怎。
- 弋(yì):用带绳子的箭射鸟。
- 龙性:指骏马的特性,也比喻人的倔强性格。
- 杳(yǎo):远得看不见踪影。
- 支机石:传说为天上织女用以支撑织布机的石头。
- 独茧纶:一根丝织成的线,比喻文章的独到之处。
- 旷莽:广阔无边。
- 公等:诸位。
- 扶轴:扶持车轴,比喻扶持朝政。
- 徒:我。
- 结鹑:破旧的衣服,比喻贫寒。
- 河九润:像黄河一样滋润九州。
- 月重轮:日月重光,比喻光明盛世。
- 相业:宰相的功业。
- 镌勒:雕刻。
- 鬯淳(chàng chún):畅通,淳厚。
翻译
在这圣明的时代,风云际会,国家兴盛,朝政如雨露般清新滋润。从隐居之处征召来众多杰出人才,四方部落首领举荐了众多贤臣。夫子您的文章著名,顺应时势很快出仕为官。您的才华与那些未出仕的有才之人相当,刚劲的文风可与士大夫们比肩。北平、南丰的人才相接,就像夜读的灯烛与刘向般亲近。骏马都行走在路上,杰出的人才如猛禽般远离尘世的纷扰。立志取得功名,声名远扬,侍奉君王时意气相投。世人都争相传颂您如泰山般的功绩,人们都认为您是如麒麟般的杰出人才。 您奉命来到南方,到海滨探寻宝珠。我惭愧自己没有千里马的能力,遇到的境遇就像善相马的九方歅(yīn)相中的劣马。就像当年祢衡被推荐给孔融的日子,也像当年曹植进入洛阳的时候。我希望能如青云般得到赏识和依附,期望广远深入的教化能改变现状,创建新的局面。于是放下南山的农具,说要充当国家的贵宾。黄金堆积如高大的碣石山,在宰相招待宾客的地方开辟出自己的天地。 无奈如在孟尝君门下弹剑而歌却不被赏识,处境艰难如楚国物价昂贵、生活困难。如同弓弦上惊恐掉落的羽毛,如额头受困的不得志之人。转而惊讶自己的纵横之才被误解,要知道人的命运多有艰难困顿。司马相如最终期望能显达,陈平难道会因贫困而推辞?五亩田地仍然可以耕种,秋天的花朵只能自己编织。大雁在昏暗的天空中怎能被射中,骏马的本性难以驯服。向西寻找支机石,向东漂浮如独茧纶。离别的情感让人感伤那广阔无边,回忆过往的路途满是辛酸。 诸位应该扶持朝政,我等只是贫寒之人。希望能如黄河滋润九州,长久地赞美这光明盛世。宰相的功业值得雕刻铭记,皇恩浩荡,民风愈发淳厚。我甘愿像树枝般甘居下位,做这太平盛世的百姓。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赠给曾刘二座师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座师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期望。
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圣明兴盛的时代,为后文对座师的赞扬奠定了基础。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座师的才华、功绩和地位,如“夫子文章著,承时欻致身”“才均居士冕,遒并起儒绅”“勋名盛”“意气伦”等,展现了座师的杰出才能和高尚品质。
在诗的中间部分,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境遇,如“迹惭千里骏,遇属九方歅”“奈鼓齐门瑟,空艰楚国薪”等,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和生活艰难的感慨。但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消极,而是希望能够得到赏识和改变现状,如“青云希附合,大化转陶钧”。
诗的结尾,作者表达了对座师的祝福和对国家的期望,希望诸位能够扶持朝政,使国家繁荣昌盛,同时也表示自己甘愿做一个太平百姓。整首诗语言优美,用典恰当,既表达了对座师的敬意,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