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留安肃署中

为问朝衣夜向晨,王程留滞动经旬。 人间添线怜贫女,天上传餐赐近臣。 预遣荔生能应节,即防柳弱欲偷春。 应知晴日无云物,肃望分明见北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至日:冬至或夏至。
  • 安肃:地名。
  • 署中:官署中。
  • 为问:请问,试问。
  • 朝衣:君臣上朝时穿的礼服。
  • 夜向晨:夜晚到早晨,这里指时间的推移。
  • 王程:指奉公命差遣的行程。
  • 留滞:停留,羁留。
  • 经旬:经过十天。
  • 添线:古代以冬至后白昼渐长,刺绣女工每日的工作量要比前一日增加一线的工夫,称为“添线”。
  • 贫女:贫穷的女子。
  • 上传餐:指皇帝赐给臣子的食物。
  • 荔生:荔枝生长。荔枝通常在夏季成熟,这里或指季节的变化。
  • 应节:适应节气。
  • 柳弱:柳枝柔弱,这里指春天到来时柳树发芽。
  • 偷春:指柳树在冬季即将结束时就开始发芽,好像提前迎来了春天。
  • 无云物:没有云彩遮挡。
  • 肃望:恭敬地仰望。
  • 北辰:北极星。

翻译

试问穿着朝服从夜到晨,奉公命的行程却被滞留已经过了十天。人间的女子因冬至后白昼渐长而添线劳作,皇帝向近臣赐上传餐。预先想到荔枝生长能适应时节,也提防着柔弱的柳枝想要提前偷来春色。应当知道晴天没有云彩遮挡,恭敬仰望便能清楚地看见北极星。

赏析

这首诗围绕作者在安肃署中的经历和感受展开。诗中通过描述王程留滞,表达了作者对行程延误的无奈。同时,提及人间添线和天上传餐,展现了冬至时节的特色和宫廷生活的一面。诗中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如荔生应节、柳弱偷春,富有生活气息和季节感。最后,通过描写晴日无云、肃望北辰,表现出作者对清晰方向和目标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宫廷生活相结合,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感受。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