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远楼为宋大参伯镇赋

· 谢榛
古姚州,郭西别业开林丘。花石夹阶小玄圃,极天形胜当高楼。 况复三台之峰最秀拔,岚光直向空中浮。画栋雕甍耀日月,倒写丹碧澄溪流。 窗含沧海越东雨,檐接明河天上秋。啼乌一声重悲嘅,凄风忽起蒹葭洲。 君不见混茫万古鱼龙国,下通地轴深叵测。倏荡烟霞旷望间,四时元气浩无极。 众岛波翻几点青,日初隐见扶桑色。阴晴变幻入挥毫,不到冥搜未易得。 神会动千里,岂独穷目力。逝水与孝思,悠悠两不息。 更堪岁晚对冰霜,主人怀抱复谁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姚州:地名。
  • 别业:别墅。
  • 林丘:山林。
  • 玄圃:传说中昆仑山顶的神仙居处,后泛指仙境。(“圃”读音:pǔ)
  • (méng):屋脊。
  • 岚光:山间雾气经日光照射而发出的光彩。
  • 丹碧:泛指涂饰在建筑物或器物上的色彩。
  • 悲嘅(kǎi):悲哀感慨。
  • 蒹葭洲:生长蒹葭的水中小洲。(“葭”读音:jiā)
  • 混茫:混沌迷茫。
  • 叵测:不可推测。(“叵”读音:pǒ)
  • 冥搜:尽力寻找。

翻译

在古老的姚州,城郭西边的别墅坐落在山林之中。花石夹着台阶,仿佛小小的仙境,站在高楼之上,能览尽天边的壮美景色。 更何况三台峰最为秀丽挺拔,山间的雾气光彩直接向空中飘浮。画栋雕梁闪耀着日月的光辉,倒映在清澈的溪流中,使溪水都染上了丹碧的色彩。 窗户中包含着从沧海那边越过东边传来的雨,屋檐接着银河,好似天上的秋色降临。啼叫的乌鸦发出一声悲鸣,悲凉的风忽然在长满蒹葭的小洲上刮起。 您没看见那混沌迷茫的万古鱼龙之地,往下通着地轴,深不可测。在那烟霞飘荡的广阔天地之间,四季的元气浩瀚无边。 众多的岛屿在波涛中翻动,只显出几点青色,太阳初升时,隐约可见扶桑的颜色。阴晴的变幻都能够进入笔下描绘,但不经过尽力寻找是难以轻易得到的。 心灵的感悟能够触动千里之外,哪里只是局限于眼力所能看到的呢。流逝的水与对先人的孝道思念,悠悠不断,两者都不会停止。 更难堪的是在岁末面对冰霜,主人的怀抱和情感又有谁能理解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宋大参伯镇的瞻远楼及其周围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融入了作者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描述了姚州别业的优美环境和瞻远楼的雄伟,展现出一幅如仙境般的画面。接着通过对三台峰、岚光、画栋雕甍、沧海雨、明河秋等景物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景色的壮美和神秘。中间部分则从自然景观扩展到对整个天地的描绘,强调了其混沌迷茫和深不可测,以及四季元气的浩瀚无极,同时也提到了对阴晴变幻的描绘需要用心去寻找和感悟。诗的结尾表达了对流逝的时光和孝道思念的感慨,以及主人内心的孤独和不被理解。整首诗意境开阔,气势恢宏,用词华丽,富有想象力,将自然景观与情感思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