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巳日(shàng sì rì):古代节日,汉以前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魏晋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不必取巳日。
- 太学: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
- 诸同舍:各位同学。
- 冠盖:官员的冠服和车乘,这里指官员或士大夫。
- 游丝:飘荡在空中的蛛丝。
- 萦(yíng):缭绕。
- 展:伸展。
- 狂絮:飞扬的柳絮。
- 积弩:指连弩车,古代的一种战车。这里借指战争的遗风。
- 兰亭:指兰亭会,是东晋王羲之等文人雅士的宴集之事。
- 咏沂水:《论语》中曾点所说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 舞雩(yú):古代求雨的坛。
翻译
官员和士大夫们的车乘与冠服紧紧相依,名园中的花儿尚未稀疏。 飘荡的蛛丝缭绕又伸展,狂乱的柳絮坠下又飞扬。 战争遗留的风俗粗陋,兰亭雅集的旧俗也式微。 哪里比得上在沂水中畅游歌咏,穿着春服在舞雩台上舞罢归来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上巳日在王都尉园中的情景。诗的前两句通过“冠盖郁相依”和“名园花未稀”,展现了热闹的场景和美好的园景。接下来的“游丝萦复展,狂絮堕还飞”,细致地描写了自然景象,游丝和狂絮的动态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积弩遗风陋,兰亭旧俗微”则表达了对战争遗风的不满和对兰亭雅集旧俗式微的感慨。最后两句“何如咏沂水,春服舞雩归”,借用《论语》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某种超脱态度。整首诗意境优美,既有对现实的观察,又有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

司马光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 157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