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刘将军祃旗诗
注释
- 秋孟:秋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七月。
- 藩使:这里指朝廷派来的官员。
- 筠:地名,这里用作地名,筠州(今江西省高安市)。
- 饬(chì):整顿,使整齐。
- 纠:集合。
- 枢:重要的部分,这里可理解为军队中的关键力量。
- 禦(yù):抵挡,防御。
- 群丑:指敌军。
- 雠(chóu):仇敌。
- 南恩:地名,南恩州,治所在今广东阳江。
- 新州:地名,今广东新兴县。
- 蜮(yù):传说中一种在水里暗中害人的怪物,这里比喻敌人阴险狡诈。
- 咻(xiū):吵嚷,喧闹。
- 陈鞠:陈列军队。
- 旅:军队。
- 阅籍:检查簿册。
- 点行:按照名册顺序抽丁入伍。
- 齐伍:使队伍整齐。
- 榖旦:良辰,吉日。
- 祃(mà):古代在军队出征前所举行的一种祭礼。
- 熻(xī):火旺盛的样子。
- 旃(zhān):古代一种赤色曲柄的旗。
- 坛壝(wéi):古代祭祀天地及五帝的场所。
- 畟(cè):深耕入地的样子。
- 氂(máo):同“牦”,牦牛尾。
- 绵蕝(jué):用茅草做成的绳子,作为标记或界限。
- 笳鼓:笳和鼓,古代军中用以指挥进退的两种乐器。
- 侑(yòu):劝人饮食。
- 指撝(huī):指挥。
- 六丁:道教认为是天帝所役使的阴神。
- 五方: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
- 磔(zhé):古代一种分裂肢体的酷刑,这里指宰杀猪牛羊等。
- 啖(dàn):吃。
- 忭(biàn):喜乐。
- 狎(xiá):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 于赫:赞叹词,表赞美。
- 幽并:幽州和并州,古代北方的两个州,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
- 棼泯(fén mǐn):纷乱,混乱。
翻译
辛卯年农历七月,吉日是己酉日。朝廷的官员来到筠州,来整顿并集合我们。命令你为关键力量,去抵御那些敌军。这些敌军,把善良的人当作仇敌。在那南恩州,在这新州,敌军像水中的蜮一样出没,众人喧闹吵嚷。
将军接受命令,陈列并整顿我们的军队。查阅簿册,按名册顺序抽丁入伍,颁布命令使队伍整齐。持戈的士兵成百上千,像雨一样聚集而来。吉日的祃祭,是庚戌日的好时辰。烈日炎炎,火势旺盛,我们的军服都已陈列。拥着旗帜设立营帐,祭祀的坛场很神圣。有深耕入地般的戈,牦牛尾的毛蓬蓬松松。用茅草绳围绕着,屹立在中间。各种兵器在旁边集合,锋芒杂乱交错。
将军登上祭坛,笳鼓演奏了三次。你们这些士兵,谁敢落后。用肥美的牲口和大酒樽祭祀,工祝在一旁劝人饮食。指挥着六丁阴神,呼唤着五方神灵。灵风飒然吹来,我们的旗帜飞扬。杀气形成云团,笼罩在中央。杀鸡宰猪,洒酒用其血。将军浇灌透彻,大吃大喝。观看的人感到悲伤,前行的人感到喜悦。
我们的军队和旗帜,从南门出去。长刀佩戴在身,雕花的弓放在弓袋里。众多的马匹嘶鸣,扬起的尘埃使白天变得昏暗。将军从容不迫,身上不穿厚重的铠甲。他环顾四周,流露出威严,不是玩耍也不是轻慢。我们的勇气正在增长,你们的安乐也很融洽。
啊,这位将军,是来自幽并的豪杰。世代镇守南方,擅长使用弓箭和刀。怎么会因为恐惧而安逸呢,只有贤能的人才会辛劳。过去戍守封州,过去征伐漳境。率先登上攻破包围,擒获狡猾的敌人。那藐小的西方敌寇,曾经妄图肆意驰骋。哪座山没有石头,哪片海没有波浪。山高海深,我们前行又会怎样。
蛮夷之地已经被平定,为何不唱着歌回去呢。向北眺望淮河,徭役繁多混乱。哎呀,海边的地区,竟然试验他们的愚蠢。放肆地去消灭他们,这是天子所怜悯的。天子所怜悯的,是四方都能安定。将军秉持虔诚之心,对此深入思考。记录功勋有奇特之处,请看这首颂诗。
赏析
这首诗详细地描述了刘将军出征前的准备、祭祀仪式以及军队的威武之态。诗中通过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描述,展现了出征的庄严和军队的士气。如“荷戈百千,来集如雨”表现了军队的庞大和集结的迅速;“将军升坛,笳鼓三奏”描绘了祭祀仪式的庄重;“将军从容,衣不重甲。顾盼流威,匪玩匪狎”则突出了将军的威严和自信。整首诗语言古朴,气势恢宏,生动地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场景和将士们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将军的赞美和对战争胜利的期望,以及对天子的忠诚和对天下安定的渴望。

刘崧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夜宴富滩郭氏西庭和荅九洲萧徵士并柬履理履祥于渊贤伯仲 》 —— [ 明 ] 刘崧
- 《 送周德刚归九江并柬其兄仲常 》 —— [ 明 ] 刘崧
- 《 题温日观蒲萄 》 —— [ 明 ] 刘崧
- 《 送友人之赣州司幕 》 —— [ 明 ] 刘崧
- 《 净妙寺读李少鸿所书山门记过东院看百结花其枝皆纽结之而香气大异感赋二绝 》 —— [ 明 ] 刘崧
- 《 子中兄子彦弟同游石龙潭余后至失山路 其二 》 —— [ 明 ] 刘崧
- 《 北平十二咏 其九 巴丹 》 —— [ 明 ] 刘崧
- 《 题抱琴听泉图为萧翀赋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