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燮(xiè)理:指调和治理。
- 作郡:担任郡守,这里指治理地方。
- 千骑:形容地方长官出行时的随从众多。
- 歌来暮:原指东汉廉范任蜀郡太守时,政令简便,百姓感激,作歌颂扬他的“来暮之歌”。后用以称颂地方官有善政。
- 三农:古指居住在平地、山区、水泽三类地区的农民,后泛指农民。
- 穑(sè)事:农事。
- 闾(lǘ)阎:原指里巷的门,后借指平民百姓。
翻译
相府向来有调和治理的功绩,在这风流地做郡守也是同样如此。 正要迎接众多随从唱着“来暮之歌”,总是为农民们祈愿年年丰收。 农事已然占得彩虹出现的吉兆,百姓的忧愁不在阴雨之中。 回到朝廷若有人询问百姓的情况,不必对着恩泽如鸿的圣上诉说疾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张使君在常德祈晴以及关爱百姓的情景。首联称赞相府的治理功绩,并认为张使君在常德的作为与之相当,体现了对他的肯定。颔联描述张使君受到百姓欢迎,以及他对农民丰收的期望,表现出他的善政和对民生的关注。颈联提到农事有好的征兆,百姓的忧愁也随之减轻,进一步强调了局势的好转。尾联则说明张使君若回到朝廷,无需过多诉说百姓的疾苦,暗示当地情况良好。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积极,表达了对地方官员的赞美和对民生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