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惟学王孙二首

几缘结客傍词林,高论逢君足赏音。 薄宦俸囊淹桂玉,淡交朋谊托兰金。 并驱鞭弭千秋事,相忆河梁两地心。 别后魂销春草绿,每凭新咏豁尘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词林:翰林或翰林院的别称。
  • 赏音:知音。
  • 薄宦:卑微的官职。
  • 俸囊:指薪俸。
  • :滞留,停留。
  • 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 鞭弭(mǐ):马鞭和弓。借指驾车骑马。
  • 河梁:桥,也借指送别之地。
  • 尘襟:世俗的胸襟。

翻译

因为一些缘分我在翰林院结交了众多文人雅士,与你高谈阔论,让我觉得遇到了知音。我这卑微官职的薪俸只够勉强维持生计,而我们平淡如水的朋友情谊比兰花和金子还要珍贵。我们一同努力追求的是能够流传千秋的事业,分别之后,彼此在两地思念,就如在河梁分别时的心情一般。分别之后我忧愁不已,看到春天绿草如茵,只能凭借你新写的诗作来开阔我这世俗的胸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珍视和对分别的感慨。诗的开头,诗人讲述了在翰林院结交朋友并遇到知音的经历,体现了对友情的重视。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官职卑微,生活艰难,但强调了朋友间真挚的情谊。“并驱鞭弭千秋事”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共同追求理想和事业的决心。而“相忆河梁两地心”则深刻地描绘了分别后思念的心情。最后,诗人通过对春天绿草的描写,以及凭借朋友的新诗作来开阔胸襟,进一步表现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友情的依赖。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