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答夏仲寅
所属合集
注释
- 秖(zhǐ):同“祇”,仅仅,只。
- 榛(zhēn):丛生的树木。
- 槎(chá):木筏。
- 邈(miǎo):遥远。
- 掩冉(yǎn rǎn):柔弱貌。
- 箑(shà):扇子。
- 枻(yì):船桨。
翻译
宜春的才子在清明盛世时享有很高的声望,精神俊朗峭拔而才思不被拘束地奔放展现。他身穿村野之人的衣服,不在城市里游走,只乘坐小船漂泊在江湖之上。
往年他来拜访我在珠林湾,我们在草屋和遍布榛树的溪流间相互往来。那时是八月十五的夜晚,明月从东方升起,照耀着仙槎山。
他的船正好系在湾头的树上,拿出玉瓶,双双倒下金陵酒。满是秋露的风里,我们听着歌大声呼喊,水面上寒冷的月光映照着,光芒细碎如星斗。
分别之后,像大雁和燕子般距离遥远、联系稀少,宋郎忽然寄来书信写在有云纹的纸上。碧绿的信笺上字句优美细致,文字像秋天的水面上柔弱生长的芙蕖。
他在东南一带转战几千里,我在白云缭绕的山间邀请他,他也不来。使者白白地寻找像颜阖一样的他,而这位神仙般的人物却进入了东吴的城市中。
今年五月我不辞辛劳远行去寻找他,快阁矶头的江水很深。他手持轻巧的扇子忽然赠送给我,让我用来拂去烦恼,使胸怀清爽。
为何刚相逢就又分别,回头看时,那声音和踪迹忽然就远去了。松桂早已经显现出了它们的清正坚贞,然而云月又怎能比得上他的高洁呢。
知道你习惯了漫无边际地遨游,扬帆划桨在春江中漂流。重重湖面上烟雾迷蒙,葭菼一片翠绿,我也如飘摇的白鸥一样自由自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夏仲寅的,描绘了他们之间的交往和对夏仲寅的赞美。诗中通过对夏仲寅的形象、行踪以及他们之间的交往场景的描写,展现了夏仲寅的才华、个性和作者对他的深厚情谊。
诗的开头描绘了夏仲寅的清望和疏放的个性,为后文的叙述奠定了基调。接着回忆了往年在珠林湾相聚的欢乐时光,明月、美酒、歌声,构成了一幅美好的画面。随后描述了分别后的情景,以及今年五月的重逢和再次分别,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短暂的遗憾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还用松桂的清贞和云月的高洁来衬托夏仲寅的品质,最后表达了对夏仲寅自由自在生活的理解和祝福。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情感真挚,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的感悟。

刘崧
刘崧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仲夏南塘 》 —— [ 清 ] 弘历
- 《 奉酬侍中夏中雨后游城南庄见示八韵 》 —— [ 唐 ] 白居易
- 《 五月辞 》 —— [ 明 ] 李昱
- 《 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叶盛酒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轮囷如象鼻焉传吸之名碧筒杯故坡诗云碧碗犹作象鼻弯白酒时带莲心苦 》 —— [ 元 ] 陆文圭
- 《 五月 》 —— [ 宋 ] 高斯得
- 《 澄林客居二首寄戴良佐沈复东 》 —— [ 明 ] 贝琼
- 《 辛亥夏五月自香港重游日本寓任甫须磨双涛园筑室同居与任甫离居者十三年槟榔屿香港一再见亦于今八年矣儿女生于日本皆不能识相见如梦寐任甫赋百韵诗先有四律奉迎答以四律 其二 》 —— [ 清 ] 康有为
- 《 水调歌头 · 江东漕使兄高瞻叔生日端平丙申五月 》 —— [ 宋 ] 魏了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