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乌美建昌黄节妇

· 刘崧
林之乌,尾毕逋,雌雄在树声相呼。一朝雄死雌不去,衔食自哺巢中雏。 雏成生羽翼,教之慎出入。出巢不似依巢安,上有鹰鹯下沾湿。 林阴阴,风颵颵,东家火起焚其巢。巢空叶枯霜露冷,覆翼其子鸣咬咬。 雏今老苍自飞止,慈乌端居为雏喜。衔草作巢巢更高,白头未遍慈乌死。 见者共叹息,羡尔林之乌,妇中贞节谁与俱。独不见海昏罗田都黄氏,一子之母旌门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毕逋(bì bū):鸟尾摆动的样子。
  • 颵颵(xiāo xiāo):风声。
  • (zhān):一种猛禽。

翻译

树林里的乌鸦,尾巴摆动着,雌雄乌鸦在树上相互鸣叫呼应。有一天雄乌鸦死了,雌乌鸦没有离去,叼来食物自己喂养巢中的幼雏。 幼雏长成了并长出了羽翼,雌乌鸦教导它们要谨慎出入。出巢不如在巢里安全,外面上有鹰鹯,下有露水沾湿。 树林阴暗,风声萧萧,东家起火焚烧了它们的巢。巢空了树叶枯了,霜露寒冷,雌乌鸦覆盖着它的孩子,小鸟鸣叫着。 幼雏如今长成老鸟能自行飞翔停止,慈爱的雌乌鸦安心地居住着,为幼雏而高兴。叼来草做巢,巢做得更高,雌乌鸦的头还没完全变白就死去了。 见到的人都为之叹息,羡慕这树林中的乌鸦,妇中的贞节谁能与之相比。唯独不见海昏罗田都的黄氏,她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其门闾被旌表。

赏析

这首诗以树林中的乌鸦为喻,歌颂了建昌黄节妇的贞节和慈爱。诗中通过描写乌鸦雌雄之间的相互关爱、雌乌鸦对幼雏的养育和教导,以及雌乌鸦在困境中依然尽力保护幼雏的情景,展现了一种伟大的母爱和坚韧的精神。同时,诗的结尾将乌鸦与黄节妇进行对比,强调了黄节妇的贞节之可贵。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贞节和母爱的赞美。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