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粤台(yuè tái):指越秀山上的越王台,相传是南越王赵佗所建。
- 龙川:在今广东龙川县,是南越王赵佗的发迹之地。
- 霸气:这里指称王称霸的气势。
- 秦馀:秦朝灭亡后的残余势力。
- 魋结(tuí jié):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一种发式,将头发结成椎形。此处借指少数民族。
- 王封:帝王的封赐。
- 飞辇(niǎn):古代帝王乘坐的车子。
- 高台:指粤台。
- 渠:沟渠。
- 燕语:燕子的鸣叫声。
- 古殿墟:古老宫殿的废墟。
翻译
在龙川兴起了南越王赵佗那称雄称霸的气势,他以少数民族的身份在汉初受封为王。 帝王乘坐的车子已经迷失在长满芳草的小径,那高高的粤台依然枕靠在飘落着花瓣的沟渠旁。 春天归来,燕子在湿润的新巢中低语,日暮时分,黄莺在古老宫殿的废墟上啼叫。 楼船上的钟鼓之声几次停歇,在萧萧的江畔可以看见打柴捕鱼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通过描绘粤台的景象,抒发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之感。首联简述南越王赵佗的崛起和受封,点明了粤台的历史背景。颔联写飞辇迷径、高台枕渠,展现出昔日的繁华已随时间消逝,只留下荒芜的景象。颈联以春燕新巢的生机和古殿墟的荒凉形成对比,进一步烘托出历史的兴衰。尾联中楼船钟鼓的停歇和江畔樵渔的出现,象征着时代的变迁,繁华不再,一切归于平淡。整首诗意境悠远,语言优美,将历史的厚重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给人以深沉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