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戊戌:干支纪年中的一个年份。
- 曛(xūn):落日的余光。
- 岁残:年终,岁末。
- 白鹤: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祥瑞之鸟,这里可能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或传说。
- 尧代:唐尧时代,传说中上古的理想时代,以其仁德和治世而闻名。
- 黄羊:据《后汉书·阴识传》记载,“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 后以“黄羊祀灶”为典,表示向神求福,祈求吉祥。
- 逋客(bū kè):指逃亡的人;避世之人;漂泊流亡的人。
- 星霜:指年岁,时光。
- 草堂:常指隐士的居所。
- 蟋蟀:古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时光的流逝或悲伤的情绪。
- 嘉平:腊月的别称。
- 桃津:传说中的仙境,是人们向往的美好地方。
- 紫氛:紫气,古代认为是祥瑞之气。
翻译
山市在傍晚的余晖中依旧喧闹,年终之时人事繁杂纷纷扰扰。 在桥上遇见白鹤,谈论起尧的时代,家中缺乏黄羊,不像灶君能得到福佑。 漂泊之人的岁月容易流逝改变,草堂中的蟋蟀声让人不堪听闻。 腊月里想要向那桃津仙境询问,何处可以骑着茅草飞升上那祥瑞的紫气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岁暮之时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诗的首联通过描写山市的喧闹和岁末人事的纷杂,营造出一种繁忙而又有些混乱的氛围。颔联中提到的“白鹤谈尧代”,蕴含着对美好时代的向往,而“家乏黄羊似灶君”则暗示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和对福运的渴望。颈联进一步表达了时光易逝和漂泊生涯的感慨,以及内心的苦闷。尾联则以向桃津仙境发问的方式,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祥瑞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某种逃避心态。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复杂,反映了诗人在岁末之际的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