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郑氏世德传有序

万事悠悠听彼苍,古来壮志多摧藏。几处功成归绿野,几人世及有青箱。 人岂尤兮天岂怨,天与英雄半利钝。馀庆常从身后知,荣名未可眼前论。 尔家世泽总诗书,逢衣无术胜华裾。丹山一奋犹衰凤,绿泮三生待化鱼。 光阴容易催人老,自叹功名苦不早。流水知音未绝弦,清庙抡材须合抱。 君不见东海源长泽亦长,汪波浩渺浸扶桑。海上风云时会合,鹏程九万终飞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摧藏(cuī cáng):挫折,摧折。
  • 青箱:指世代相传的家学。
  • :责备,怪罪。
  • 利钝:顺利或不顺利。
  • 世泽:祖先的遗泽。世代相传的恩泽。
  • 逢衣:古代儒者所穿的一种宽袖衣。泛指儒家学说。
  • 华裾(jū):华美的衣服。
  • 泮(pàn):古代学宫前的水池。

翻译

世间万事悠悠都听凭上天安排,自古以来的壮志大多遭受挫折。有几人功成之后归隐田园,又有几人家学世代相传。 人怎能怪罪天,天又怎能埋怨人,上天给予英雄的命运也是有顺利有坎坷。余下的福泽往往在身后才被知晓,荣耀的名声不能只看眼前来论断。 你家世代传承的恩泽都在诗书之中,儒家学说即便没有具体的方法,也胜过华美的服饰。在丹山奋力一搏的仍像是衰老的凤凰,在学宫前的水池等待化育的仿佛是鱼儿。 时光容易使人衰老,自己叹息功名来得不够早。如同流水般的知音尚未断绝琴弦,在宗庙选取人才需要有大才之人。 你没看到东海的水源长远,其恩泽也长远,广阔的波浪浩渺,浸润着扶桑。海上的风云时常会合,鹏鸟的行程九万里,最终会高高飞扬。

赏析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探讨了人生的命运、功名以及家族的传承。诗的开头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和壮志难酬的感慨,认为人生的成败并非完全由人掌控,而是受到天命的影响。接着,诗人强调了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认为诗书之泽能够延续家族的荣誉。诗中还用丹山之凤和泮池之鱼的比喻,鼓励人们在困境中坚持不懈,等待时机。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和功名未就的叹息,以及对真正人才的渴望。最后,以东海的广阔和鹏鸟的高飞为喻,暗示着只要坚持不懈,终将实现远大的抱负。整首诗意境宏大,寓意深刻,语言古朴典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