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丛台

何处登高选胜游,异时歌舞此中收。 风尘日上龙山帽,月色初分庾亮楼。 已有白衣能送酒,何须黄叶共悲秋。 逢迎少暇成高会,只愧无能抗督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丛台:相传是赵国武灵王为阅兵和歌舞而建,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
  • 胜游:快意的游览。
  • 风尘:尘世的纷扰。
  • 龙山帽:晋代孟嘉在重阳节随桓温游龙山,风吹落帽而不觉,后以“龙山落帽”形容人气度恢宏,临乱不惊。此处“龙山帽”用此典故,暗示诗人在纷扰的尘世中仍保持着豁达的心境。(“桓”读音:huán)
  • 月色初分庾亮楼:庾亮楼,古代名楼。这句诗描绘了月色刚刚洒在庾亮楼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 白衣送酒:指晋代王弘遣白衣使者送酒给陶渊明,后泛指送酒的人。
  • 督邮:官名,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这里用以自比位卑官小。

翻译

在哪里能够登高选择一处适合游玩的胜地呢?曾经不同时候的歌舞表演在这里都能看到。尘世的纷扰日益增加,但我的心境如同在龙山上风吹落帽而不觉的孟嘉那般豁达,月色刚刚洒落在庾亮楼上。已经有像给陶渊明送酒的白衣使者那样的人能给我送酒,又何必看到黄叶就共同悲叹秋天的到来呢。忙于迎来送往,少有闲暇才得以举办这次盛大的聚会,只惭愧自己没有能力去对抗位卑权重的官差。

赏析

这首诗以登高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首联以问句开篇,引出对往昔歌舞盛景的回忆。颔联通过“风尘日上龙山帽”表现出诗人在尘世纷扰中的豁达,以“月色初分庾亮楼”营造出清幽的氛围。颈联中“已有白衣能送酒,何须黄叶共悲秋”,体现了诗人的乐观态度,传达出不必为秋景而悲伤的心境。尾联“逢迎少暇成高会,只愧无能抗督邮”,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官职低微、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和惭愧。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保持积极心态的一面。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