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后过故里
种豆向南陇,秇禾满东菑。
不辞终岁勤,食力在所期。
维时失总御,疆土有侵移。
戎马无定交,彼此更戕之。
稛载已不遗,征责方在兹。
三农舍之去,离析当告谁。
念昔劝垦辟,里胥费言辞。
如何场圃间,满目但蒿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秇(yì):同“艺”,种植。
- 菑(zī):初耕的田地。
- 维时:当时。
- 总御:统治,管理。
- 稛(kǔn)载:指满载,这里指掠夺一空。
- 里胥:古代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翻译
在南边的田垄上种豆,在东边刚开垦的田地上种植谷物。不推辞一年到头的辛勤劳作,靠自己的劳动来期望有所收获。当时国家失去了统治管理,疆土被侵占转移。战马没有固定的交战对象,彼此之间互相残杀。粮食财物被掠夺一空,征收赋税的责任却还在这儿。农民们舍弃土地离开,分崩离析的状况能向谁诉说呢。想起过去劝勉开垦荒地,里胥花费了不少言辞。可如今的场院和菜地里,满眼都是荒草野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后农村的荒凉景象和农民的悲惨遭遇。诗的前两句描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他们在田地里种植农作物,期待着收获。然而,从“维时失总御”开始,诗歌的氛围急转直下,讲述了国家失去统治,疆土被侵,战乱频繁,百姓遭受掠夺,赋税沉重,无奈之下只好离乡背井。最后,诗人回忆过去劝垦的情景,与如今田园荒芜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凸显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战争的谴责。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出赵村闸为魏鉴题墨梅一首 》 —— [ 明 ] 刘崧
- 《 画鹰 》 —— [ 明 ] 刘崧
- 《 春日承鹏举过余林居适留龙陂山中不果会蒙寄诗三绝趣余入武山依韵奉荅 》 —— [ 明 ] 刘崧
- 《 古诗九章赠别郑同夫其三 》 —— [ 明 ] 刘崧
- 《 衣带岭 》 —— [ 明 ] 刘崧
- 《 避水西轩述怀 》 —— [ 明 ] 刘崧
- 《 过王氏南园看竹刘以和携酒至共酌林间 》 —— [ 明 ] 刘崧
- 《 别从兄本泉教授之南阳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