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自流江返林居

· 刘崧
始我去家日,温风临绪春。 兹还大火中,草木浩发新。 念昔罹兵来,庐井屡摧湮。 琴书委泥潦,桑果荡为薪。 悄无鸡犬喧,焉得晤旧邻。 人生岂无营,返故各有因。 譬彼南飞鸟,恋巢心所亲。 永怀事栖止,此里俗固淳。 言笑抚弱子,息偃谢朝绅。 谁为物外婴,而使忧患臻。 天道谅不远,吾行当力遵。 所欣檐间雀,不厌今年贫。
拼音

所属合集

#六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流江:地名。
  • 绪春:初春。“绪”(xù),开端。
  • 大火:星名,即心宿。这里指农历五月。
  • 庐井:房屋水井。
  • 摧湮(cuī yān):毁坏埋没。
  • 泥潦(ní lǎo):泥水聚积。
  • 栖止:栖息停留。
  • (yǎn):仰卧,安卧。
  • 朝绅:古代士大夫束腰的大带子,引申为士大夫的代称。
  • 物外:世外。
  • :缠绕。
  • (zhēn):到,达到。

翻译

当初我离家的时候,是温暖的春风吹拂着初春。如今我归来,已是农历五月,草木蓬勃地生长,一片新绿。想起往昔遭遇战乱,房屋水井屡次被毁坏埋没。琴书丢弃在泥水之中,桑树果树被砍倒当作柴烧。四周寂静,没有鸡犬的喧闹声,也无法见到昔日的邻居。人生岂能没有追求,回到故乡各有各自的原因。就像那向南飞翔的鸟,眷恋着巢穴,因为那是心之所向。我永远怀念在这里栖息停留,这里的风俗向来淳朴。我笑着和幼子交谈,安卧休息,告别官场的士大夫。是谁被世外之事所缠绕,从而使忧患降临。天道想来应该不会太远,我应当努力遵循。所欣喜的是屋檐间的麻雀,不嫌弃我今年的贫穷。

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归家后的所见所感为主题,描绘了战后家乡的景象以及自己的心境。诗的开头通过对离家和归家时季节的对比,表现出时间的流逝。接着描述了战乱后的惨状,房屋毁坏,财物损失,邻居离散,展现出战争的残酷和破坏性。然而,作者强调了回归故乡的原因,是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淳朴风俗的怀念。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天道的敬畏。最后,作者以屋檐间的麻雀不嫌弃自己的贫穷为结尾,表现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困境的坦然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意境深沉,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在历经沧桑后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