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徐内翰见讯

早春曾记傍金台,花下逢君识异才。 恩并三朝殊赉渥,班联四辅近颜开。 紫宫籍府连东璧,彩笔词垣切上台。 清暇子虚如有问,可能促席慰衔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赉渥(lài wò):赏赐丰厚。
  • 四辅:官名。
  • 紫宫: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殿。
  • 籍府:存放典籍的府库。
  • 东璧:星宿名,即壁宿。因在天门之东,故称。
  • 词垣:词臣的官署,如翰林院之类。
  • 上台:星名,在文昌星之南。

翻译

在早春的时候,曾记得依傍着金台(可能指的是帝王的身边或某个重要的地方),在花丛之下与您相遇,从而认识到您的非凡才能。 您的恩情与三朝皇帝的赏赐一样丰厚,在四辅的职位上,您与皇帝亲近,面容喜悦。 您在皇宫的籍府中声名远扬,如同连接着东璧星宿,在词垣中您以彩笔书写,贴切地上达天听。 在清闲的时候,如果子虚(可能指的是好问之人或一种假设的人物)有所询问,或许可以与您促膝而坐,尽情饮酒畅谈。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徐内翰的赞扬与问候。诗的首联回忆了与徐内翰初次相遇的情景,突出了对其才华的赏识。颔联描述了徐内翰所受的恩宠以及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显示出他的荣耀。颈联通过对徐内翰在皇宫和词臣官署中的表现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才华和能力。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希望在闲暇之时能与徐内翰相聚畅谈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用典恰当,层次分明,既表达了对徐内翰的敬仰之情,又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