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比部林廷评将应召入京赋别二首

相携杯酒送临岐,共喜君王结士时。 公望久推青琐闼,赋才新起白云司。 向来吏绩徵三异,此去臣谟集众思。 圣德岂须论庆历,拔茅堪上进贤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比部:古代官署名,明清时对刑部司官的通称。拼音:(bǐ bù)
  • 临岐:指在岔路口分别。
  • 青琐闼(tà):借指朝廷。闼,指门。
  • 白云司:指刑部。
  • 三异:指地方官的政绩,汉代兖州刺史令狐子伯,有德政,在任时出现三种奇迹:田野丰收,狱中无囚,晚上不闭城门,没有盗贼。后用“三异”为称颂地方官政绩之典。
  • 拔茅:语出《易·泰》,比喻选拔人才。

翻译

我们一同拿着酒杯在岔路口送别,都为君王招揽贤士的时刻而高兴。 你的声望早就被推崇可以进入朝廷,你的文学才能在刑部刚刚崭露头角。 一直以来你的政绩堪称地方官的楷模,此次前去你的谋略定能汇集众人的智慧。 圣明的德行何须用庆历年间的盛世来相比,选拔人才足以谱写进贤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即将应召入京的余比部林廷评所作的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也反映了作者对朝廷招揽贤才的积极态度。

首联点明送别场景和原因,“相携杯酒送临岐,共喜君王结士时”,表现出对君王招揽贤士的喜悦之情。

颔联“公望久推青琐闼,赋才新起白云司”,称赞友人的声望和才能,认为他有进入朝廷为官的资格和在刑部发挥才华的能力。

颈联“向来吏绩徵三异,此去臣谟集众思”,对友人过去的政绩给予高度评价,并相信他此去京城能够为朝廷出谋划策,汇集众人的智慧。

尾联“圣德岂须论庆历,拔茅堪上进贤诗”,强调圣明的君主德行高尚,选拔人才的举措值得赞扬,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开阔,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的美好期望。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