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潘孺人七十光禄子朋之内子也

曾拜天书耀翟冠,归来总羡一枝安。 仙坛授箓传青鸟,侍女吹笙应紫鸾。 洛涘閒居耆社集,家园周览鹿门看。 金茎分露多兰玉,酒脯何劳忆大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书:这里指朝廷的诰命。
  • 翟冠:dí guān,古代贵妇戴的一种帽子。
  • (lù):指符箓,道士用来驱鬼召神的秘文。
  • 青鸟:神话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后常用来指传递书信的使者。
  • 紫鸾:传说中的神鸟。
  • 洛涘(sì):洛水之滨。
  • 耆社:老年人的社团。
  • 鹿门:这里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 金茎:用以擎承露盘的铜柱。
  • 兰玉:对别人子弟的美称。

翻译

曾经接受朝廷的诰命,光彩耀目的翟冠加身,归来后总是羡慕那种安稳的生活。 在仙坛接受符箓,有青鸟传递信息,侍女吹笙,像是应和着紫鸾的鸣叫。 在洛水之滨闲居时,老年人的社团时常相聚,在自家的园子里四处游览,就如同看到了隐士居住的鹿门山一般。 铜柱上的承露盘分下来许多甘露,子孙都很优秀,不必去回想那丰盛的官宴。

赏析

这首诗是为潘孺人七十寿辰而作,诗中通过对潘孺人过往经历和现在生活的描述,展现了她的尊贵与闲适。首联写她曾接受朝廷诰命,如今归来享受安宁。颔联描绘了一种神秘而美好的氛围,仙坛授箓、侍女吹笙,增添了几分仙气。颈联写她在洛水之滨的闲居生活,参加耆社集会,游览家园,充满了悠然自得的情趣。尾联以金茎分露和兰玉指代子孙满堂、优秀出众,表达了对潘孺人的祝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潘孺人的尊贵身份,又表现了她晚年的幸福生活。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