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介繁广生小集波閒亭次和二首

卉木苍苍拂槛垂,诗篇谁与咏由仪。 薰风入座杯重把,细雨当阶席屡移。 四面波光摇握麈,一亭野色动摛词。 他乡此会应难数,能使儿童拟习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卉木:(huì mù)泛指草木。
  • 苍苍:茂盛的样子。
  • 拂槛:轻拂栏杆。
  • 咏由仪:歌颂《诗经·小雅》中的《由仪》篇,多表示歌颂太平之世。
  • 薰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 握麈(zhǔ):魏晋时清谈家经常执麈尾以助谈兴,后因称谈论为握麈。此指以悠闲的姿态聊天。
  • 摛词(chī cí):铺陈辞藻。

翻译

草木茂盛,轻拂着栏杆垂落下来,这美好的诗篇谁来吟咏如同歌唱太平之世呢。 和暖的风阵阵吹来,大家重新举起酒杯,细雨飘洒在台阶上,筵席屡次移动位置。 亭子四面波光摇曳,让人手持麈尾,悠闲地交谈,这一处的野外景色触动人心,使人铺陈辞藻,想要吟诗作赋。 在他乡这样的聚会应当是难以数计的,它能让孩子们把这里比作习家池(注:习池指古代的一处著名园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波閒亭举行的一次文人小集。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如茂盛的草木、和暖的风、细雨以及波光摇曳的水面,营造出了一种清新、惬意的氛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与友人们饮酒畅谈、吟诗作赋,体现了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诗中还表达了在他乡能有这样的聚会是难得的,并且认为这个地方的美好可以与著名的习池相媲美,表现出诗人对此次聚会的珍视和对这个地方的喜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