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挽:迅速运送粮草。(“挽”,读作“wǎn”)
- 佐:辅助,帮助。
- 凯奏:得胜的奏报。
- 帝城:京都;皇城。
- 岛屿鲸鲵(jīng ní):喻指倭寇。(“鲵”,读作“ní”)
- 千浪息:指倭寇之乱平息。
- 丝纶:帝王的诏书。
- 万方明:天下光明,指四海升平。
- 休誇:不要夸赞。
- 校猎长杨馆:指帝王的游猎之事。
- 铙歌细柳营:军队胜利的歌乐在军营中响起。铙歌,古代军乐;细柳营,泛指军营。
- 舞干:指文德感化。
- 格远:感化远方。
- 勋名:功名。
翻译
几年来迅速运送粮草辅助东征,得胜的奏报才刚传入京城。 海岛上的倭寇已被平息,帝王的诏书使得天下四方光明。 不要夸赞帝王在长杨馆游猎之事,只愿听到军队胜利的歌乐在细柳营中响起。 不是靠文德感化能使远方归服,又有谁能理解这功名是如何打动公卿的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恭逢平倭颁诏时,答复石参藩的作品。诗的首联写几年来为东征提供后勤支持,如今终于传来得胜的消息。颔联描述了倭寇之乱平息后,天下迎来光明的景象,以“千浪息”“万方明”形象地表达了战乱结束后的和平与安宁。颈联通过对比,强调不要只关注帝王的游猎之事,而应重视军队的胜利和功绩。尾联则指出平倭的成功并非仅仅依靠文德感化,而是通过实际的努力和战斗取得的,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功名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既表达了对平倭胜利的喜悦,又蕴含了对国家安危和功名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