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中元夜承何象冈宫詹陈杲庵给谏二同年宴集观登即席赋
抖尽长安十斛尘,频年倦封帝城春。
上书敢问中兴相,结袜原多侍从臣。
雪入敝裘侵短袂,风吹蓬鬓垫疏巾。
细听玉漏朝天去,且取华灯照故人。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都中:京城之中。
- 元夜:元宵夜。
- 承:承蒙。
- 何象冈宫詹:何某人,官任宫詹(詹事府詹事的简称)。
- 陈杲庵给谏:陈某人,官任给谏(给事中与谏议大夫的合称)。
- 二同年:两位同一年考中科举的人。
- 宴集:宴饮集会。
- 观登:具体含义不太明确,可能与当时的活动或场景有关。
- 十斛(hú)尘:形容在长安经历的诸多纷扰和尘世之事。
- 频年:连年,多年。
- 倦封:厌倦了(京城的)封(应该是指生活或境遇)。
- 帝城:京城,帝都。
- 中兴相:能够使国家复兴的宰相。
- 结袜:《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王生善为黄老言,处士。尝召居廷中,三公九卿尽会立,王生老人,曰:“吾袜解。”顾谓张廷尉:“为我结袜!”释之跪而结之。后用“结袜”为求贤若渴之典。此处可能指作者希望能有贤能之人相助。
- 敝裘(bì qiú):破旧的皮衣。
- 袂(mèi):衣袖。
- 蓬鬓:头发蓬乱。
- 疏巾:粗布头巾。
- 玉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翻译
在京城中抖落这许多年来如同十斛尘土般的纷繁困扰,我已连年对京城的生活感到厌倦。上书大胆询问能够使国家复兴的宰相,(我)渴望如同求贤若渴般能有贤能之人相助。雪花飘入我破旧的皮衣,浸湿了短短的衣袖,寒风吹乱了我蓬乱的头发,掀动着我那粗疏的头巾。仔细听着那玉漏的水滴声,仿佛时光正朝天而去,暂且拿这华美的灯光来照亮旧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元宵夜参加宴会时的情景和心境。诗的开篇表达了作者对京城生活的疲惫和厌倦,以及对国家复兴的关注和期望。接下来,通过描写自己的衣着和环境,烘托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最后,作者以听玉漏声和以华灯照故人作结,既有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又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意境独特,情感复杂,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未来的期望,同时还流露出对友情的珍惜之情。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自然景象和自身感受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