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玉树邑侯辞官归里

苍生方庆野成霖,忽动归与栗里吟。 月缺俸钱犹似客,身辞官阁更无琴。 漫云水弱须剂火,才见春晴已作阴。 少乏宦情彝甫事,如君真有古人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苍生:指百姓。
  • 野成霖:在郊野降下滋润的雨水,喻指给百姓带来福祉。
  • 归与:表示辞官归乡。
  • 栗里吟:指归隐后的诗作,这里代指归隐生活。
  • 官阁:官署中的楼阁。
  • 漫云:别说,不要说。
  • 水弱:这里指运气不佳或形势不好。
  • 剂火:调配火的大小,此处意为调节、调整。(“剂”读音:jì)
  • 宦情:做官的志趣、意愿。
  • 彝甫事:“彝甫”可能指魏晋时期的王衍,字夷甫,以崇尚玄谈、清谈误国著称。此处“彝甫事”应指那些无实际意义的空谈之事或不务实的为官行为。

翻译

百姓正欢庆如野地降下滋润的甘霖一般,您却忽然萌生出辞官归乡的想法并吟唱起归隐之诗。 月亮缺时您的俸钱仿佛让您如客人般漂泊,辞去官职离开官阁后便再也没有了那象征官职的琴。 别说时运不济需要去调整,才见春日放晴却又已转阴。 我年少时就缺乏做官的志趣,而您却如古人一般有着真正的高尚心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黎延祖为送别王玉树邑侯辞官归里而作。诗的首联描绘了百姓因王玉树的功绩而欢庆,然而他却决定辞官归隐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他的与众不同。颔联通过“月缺俸钱犹似客”形象地表达了王玉树在官时的某种漂泊感,而“身辞官阁更无琴”则强调了他辞官后的洒脱。颈联“漫云水弱须剂火,才见春晴已作阴”富有哲理,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无常。尾联诗人自陈年少时缺乏宦情,赞扬王玉树具有古人的高尚心境,表达了对他的钦佩和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王玉树辞官一事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官场的思考。

黎延祖

黎延祖,字方回。番禺人。遂球长子。明思宗崇祯贡生,以父荫锦衣卫指挥佥事。明亡,隐居不仕。有《瓜圃小草》。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有传。 ► 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