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享祀醑(xiǎng sì xǔ):享祭,祭祀并以酒洒地。“醑”,美酒。
- 五典:传说中的上古五部典籍,后遂泛指古代典籍。
- 三仁:三位仁人,指商朝的微子、箕子、比干。
- 鱼须学士:此处可能指有才学之人,具体出处不详。
- 马革忠魂: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英勇作战,死于战场的壮士。
- 绝裾(jué jū):扯断衣裳,表示去意坚决。“裾”,衣服的大襟。
翻译
那断开的桥和岸边的芳草处在郭东渠旁,天上又有谁会来这里享用祭祀的美酒呢。 古代典籍从舜帝的时代就已听闻,三位仁人的故事自古便见于殷墟。 有才学的人悲哀地埋骨于此,忠魂们怀着马革裹尸的决心坚决地离去,令人心痛。 只有过往的行人知晓这里的往昔痕迹,怀着沉重的心情,不忍长久站立,踌躇不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园故址的荒凉景象,以及诗人对历史的追思和感慨。诗中通过“断桥”“芳草”“享祀醑”等景象和行为,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同时,提及“五典”“三仁”等历史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感。“鱼须学士悲埋骨,马革忠魂痛绝裾”则表达了对有才之士和忠勇之魂的惋惜与敬佩。最后,诗人以行人的感受来烘托出此地的沉重氛围,表现出对历史变迁和人世沧桑的深沉思考。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