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三节妇诗

· 刘崧
往年兵入台州府,劫掠州人尽荼苦。陶家一妇偕二女,捐命俱能保真素。 孟也夫亡十八年,姑死未葬有柩停堂前,日夜号泣相弃捐。 忽然被执发怒骂,宁死白刃骈首地下从姑还。季也嫁夫才一月,走陷淤泥信颠蹶。 香裾未许污妖尘,腾入深池竟沦没。妇本名淑身姓王,心知事急有子不得将。 抱儿属姆还夫婿,被发狂走茫无方。一朝见梦嫁时婢,我在南邻井中毙,井中亦有簪与珥。 陶君求之果如识,妇人英爽乃如此。丈夫腼颜胡不尔,我为此诗良有以。 一歌陶家女,再歌陶家妇。一门贞节世所稀,信是名家足贤姱。 君不见金华宋太史,特笔作传藏天府,要使清风激千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荼(tú)苦:痛苦,苦难。
  • 柩(jiù):装着尸体的棺材。
  • 弃捐:抛弃,这里指生死别离。
  • 骈(pián)首:头靠着头,并列在一起。
  • 颠蹶(diān jué):跌倒,受挫。
  • 妖尘:邪恶的尘土,这里指敌人的侵犯和玷污。
  • 姱(kuā):美好。

翻译

过去军队进入台州府,对州里的人进行劫掠,让人们受尽痛苦。陶家有一个媳妇和两个女儿,她们舍弃生命都能保持自己的贞节和纯洁。 大女儿孟氏,丈夫去世已经十八年,婆婆去世后还未安葬,灵柩停放在堂前,她日夜号哭,不愿与婆婆生死分离。忽然她被抓住,她发怒大骂,宁愿死在刀刃之下,头靠着头死在地下,也要跟随婆婆。 小女儿季氏,出嫁才一个月,陷入淤泥中,相信她是失足跌倒。她的香裙不允许被邪恶尘土玷污,跳入深池最终沉没。 媳妇本名叫淑,姓王,心里知道情况紧急,有孩子却不能带着。她把孩子托付给保姆还给丈夫,头发散乱地奔跑,茫然没有方向。有一天她梦见出嫁时的婢女,说自己在南邻的井中死了,井中也有簪子和耳环。陶君按照她说的去寻找,果然找到了,这位妇人的英勇豪爽就是这样。大丈夫们应该感到羞愧为何不像她们这样,我写这首诗是有原因的。 一首歌颂陶家的女儿,再一首歌颂陶家的媳妇。这一家人的贞节在世间是稀少的,确实是名门望族中足够贤良美好的。 您没看到金华的宋太史,特地写文章作传记收藏在宫廷中,是要让这种清正的风气激励千古后人。

赏析

这首诗讲述了陶家一节妇两女儿的贞烈故事,展现了她们在困境中坚守贞节、不畏强暴的高尚品质。诗中通过对陶家妇女生平事迹的描述,如孟氏对婆婆的不离不弃、季氏为保贞洁投池自尽、王氏的英勇果决,表现了她们的坚贞和勇敢。作者对她们的行为表示了高度的赞扬,同时也借此批评了那些没有骨气的大丈夫。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生动的描写,塑造了陶家妇女的光辉形象,弘扬了贞节忠义的传统美德,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