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行旅:指旅客。
- 萧萧:指马鸣声。
- 须髯(rán):络腮胡子。
- 茸帽:皮帽。
- 驼裘:用骆驼皮做的衣服。
翻译
野外的桥边道路迷蒙,雪刚开始聚集,出行的旅客骑着马,马蹄声萧萧,行进很急促。北风吹来,脸上的胡须都感到寒冷,皮帽和驼裘有一半都被沾湿了。树木的表皮、石头的棱角都结着冰,亮晶晶的,每走十步就要退九步,这是何等的辛苦艰辛。哪里知道在路旁的茅屋下面,没有闭门高卧的人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山行旅图。诗的前两句通过“野桥”“雪初集”“行旅萧萧骑行急”等描写,营造出一种路途艰难、匆忙前行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刻画了旅行者在寒风中艰难前行的情景,“北风吹面须髯寒,茸帽驼裘半沾湿”,突出了天气的寒冷和旅行的艰辛。“木皮石角冰粼粼,十步九却何苦辛”则详细描述了道路的艰险,结冰的路面让行人举步维艰。最后两句“安知道傍茅屋底,不有闭门高卧人”,通过对比,引发人们对不同生活状态的思考,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深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生动地展现了雪山行旅的艰难情景以及诗人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