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郎夺贼马歌
往年寇逼西昌门,寇来愈近人愈奔。
胡郎愤拥长戈出,三人同行一人逸。
贼驰高马先入城,胡郎扑贼绝马缨。
大呼陈郎急缚贼,自夺贼马归行营。
行营主将气如虎,献马俘囚万夫舞。
陈郎受赏胡郎辞,誓立奇功报官府。
时平事远名空存,主将身没功谁论。
猖狂扼腕诋时事,有身虽贫宁畏死。
武山落日金钲红,至今杀气蟠秋空。
东家得官金满带,叹息胡郎打牌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寇:盗匪,侵略者,这里指敌军。
- 逸:逃跑,逃离。
- 缨:用线或绳等做的装饰品,这里指马缨,即马颈上的装饰物,也可泛指马的缰绳等物件。
- 俘囚:俘虏。
- 钲(zhēng):古代的一种乐器,用铜做的,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口向上以物击之而鸣,在行军时敲打。
- 蟠:屈曲,环绕,盘伏。
翻译
往年敌军逼近西昌门,敌军越来越近,人们愈加奔逃。胡郎愤怒地手持长戈冲出去,三人同行,有一人逃走了。 敌军骑着高头大马先进入城,胡郎扑向敌军并扯断了马的缰绳。他大声呼喊陈郎赶紧绑住贼寇,自己夺下贼寇的马回到行营。 行营的主将气势如虎,献上贼寇的马和俘虏后,众人都欢快地舞蹈。陈郎接受赏赐,胡郎推辞了,他发誓要立下奇功报效官府。 当时社会太平,战事远去,他们的名声也徒然留存,主将身亡后,他们的功绩又有谁来评说呢。 胡郎狂放地用手扼腕指责当下的时事,他说自己虽然贫穷,但怎会畏惧死亡。 武山的落日如金色的钲一样红,到现在那里的杀气还在秋空中盘绕。 东家得到官职,腰缠万贯,叹息着胡郎却靠打牌来维持生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叙述胡郎夺贼马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一个英勇无畏、胸怀正义的人物形象。诗中描写了胡郎在敌军逼近时的勇敢表现,以及他不慕赏赐、立志报国的高尚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如主将身亡后功绩无人论说,以及世事的变化使得英雄人物的境遇不佳。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强烈的对比,如“寇来愈近人愈奔”与“胡郎愤拥长戈出”的对比,突出了胡郎的英勇;“东家得官金满带,叹息胡郎打牌卖”的对比,表现了社会的不公和英雄的落寞。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苍凉,表达了诗人对胡郎的敬佩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