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春江忆别图

· 刘崧
渝川故人黄子雅,天机深沈好挥洒。 往与范君别螺川,写图远寄螺川下。 螺川东偏呀石矼,呼吸万里之长江。 江流不返客行远,何以使我愁心降。 是时春风散杨柳,十里啼莺劝人酒。 肠断逢君复送君,买船夜下渝川口。 双凫俱飞今独还,为子一赋河梁篇。 向来照见惜别恨,惟有明月留青天。 断矶侧岛秋毫杪,肯信离愁是中少。 水生浦溆万舸集,日落天涯数峰小。 故人别来今几秋,落叶夜满城南楼。 至今展卷忆旧别,对之如见春江流。 嗟君久别何能返,霜雪惊心岁年晚。 一春尘土暗沾衣,千里松楸终在眼。 功名富贵复几时,林下閒人相见稀。 飞鸿远征碧海外,春至亦复思南归。 人生离别岂云暂,我亦临图伤梗汎。 便将高谊谢陈雷,从此深情见黄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渝川:河流的名称(拼音:yú chuān),也可指代重庆一带地区。
  • 天机:这里指天赋的灵性和智慧。
  • 深沈:同“深沉”,指思想感情不外露。
  • 挥洒:指写字、作画时运笔不拘束。
  • 螺川:河流的名称。
  • (gāng):石桥。
  • (xiáng):这里指使愁心平和、缓解。
  • (fú):野鸭。
  • 河梁篇:指送别之诗。
  • 秋毫杪(miǎo):形容极其细微之处。
  • 浦溆(pǔ xù):水边。
  • 松楸:松树与楸树。因多植于墓地,常代指坟墓。

翻译

在渝川有位老友黄子雅,他天赋极高,灵性智慧且善于挥毫泼墨。往昔我和范君在螺川分别,他绘制了一幅图寄到螺川之下。 螺川东边有倾斜的石桥,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万里长江的气息。江水奔流不返,客人远行,怎样才能让我的忧愁之心得到缓解呢。 那时春风吹拂着杨柳,十里之内黄莺啼叫,劝人饮酒。我悲痛欲绝地与你相逢又送别,在夜晚乘船从渝川口出发。 一对野鸭一起飞走如今却只有我独自归来,为你写一篇像河梁诗那样的送别篇章。以往相互映照中看到的惜别之恨,只有那明月留在青天之上。 在那断岸和侧边的小岛极其细微之处,可以相信离愁在这里并不少见。水边众多船只聚集,日落时分,天边的数座山峰显得渺小。 老友分别至今已过了几个春秋,落叶在夜晚堆满了城南的楼。至今展开画卷回忆昔日的分别,面对它如同见到了春日的江流。 感叹你长久离别何时才能归来,霜雪让人惊心,年岁已渐晚。一整个春天尘土暗暗沾在衣服上,千里之外的墓地始终在眼前。 功名富贵又能持续多久呢,退隐闲居之人相互见面稀少。飞鸿远行到碧海之外,春天到了也会思念南归。 人生的离别哪里是短暂的呢,我看着这幅图也为自己漂泊不定而感伤。便将高尚的情谊答谢给陈雷那样的好友,从此深厚的情意就体现在黄子雅和范君身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也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和对友人思念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与友人分别的场景、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感叹岁月的流逝以及对友人归来的期盼,抒发了内心深处的情感。

诗的开头介绍了黄子雅的才华和他们之间的情谊,以及这幅忆别图的由来。接着描述了螺川的景色和自己的忧愁,春风杨柳、啼莺劝酒的场景与离别之愁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离别的悲伤。诗中还运用了“双凫俱飞今独还”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自己的孤独。

在描写画面内容时,诗人细腻地刻画了断矶侧岛、水生浦溆、日落天涯等景色,烘托出离愁别绪。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功名富贵的思考和对闲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离别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用典自然,将诗人的情感与画面的景色相结合,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