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之水赠草亭狄隐君归京城

· 刘崧
河之水,瀰而黄,十月北风吹大霜,送子欲往愁无梁。 斲冰嵯峨冻地裂,鸹鸧呼寒堕其翮。单车匹马从南来,踣铁交蹄五花白,北渡河流望燕月。 初月剪剪如弯眉,征夫道上愁别离。青峰石壁猿夜啼,橡粟寒落林头枝。 何年结亭海子隅,亭成祇爱西山住。閒歌白石看秋云,却卧紫萝听暮雨。 门前十二杨柳株,可以坐钓秋江鲈。画船丝发照碧水,风骨自是仙人徒。 人言京国求官好,君独辞官事幽讨。西山白雪深于云,期子餐之以终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瀰(mí):形容水满的样子。
  • 无梁:没有桥梁。喻指没有渡河的办法。
  • 斲(zhuó)冰:砍冰。
  • 嵯峨(cuó é):形容山势高峻。
  • 鸹鸧(guā cāng):鸟名,即灰鹤。
  • 翮(hé):鸟的翅膀。
  • 踣(bó)铁:马蹄踏地的声音,形容马行迅疾。
  • 海子:北方方言,指湖泊、水潭。
  • 紫萝:一种蔓生植物,这里指紫萝藤。

翻译

黄河的水啊,满满地流淌着,呈现出黄色,十月的北风吹来了大片的寒霜,我送你前往京城却因无桥渡河而发愁。 砍冰的声音回荡,大地冻得裂开,灰鹤在寒冷中呼叫,翅膀也掉落下来。你独自乘车骑马从南方而来,马蹄快速踏地,马蹄上的五花毛色都显得苍白,向北渡过河流,遥望燕地的月亮。 月初的月亮如弯弯的眉毛,出征的人在路上忧愁着别离。青青的山峰陡峭的石壁间,猿猴在夜晚啼叫,橡树的果实寒冷中从枝头掉落。 不知哪年在海子的角落建了亭子,亭子建成后你只喜爱住在西山。悠闲地唱着白石歌,观赏秋天的云彩,安卧在紫萝藤下听傍晚的雨声。 门前有十二棵杨柳树,可以坐在那里钓秋江的鲈鱼。装饰精美的船缆映照在碧绿的水中,那风度气质俨然是仙人之辈。 人们都说在京城求官好,唯有你辞去官职去追求幽僻之境。西山的白雪深厚如云,期望你能以它为食,在此终老。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描绘了狄隐君归京城途中的情景以及他对西山幽居生活的喜爱。诗中通过对河水、北风、冰霜、飞鸟、山川、树木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衬托出离别的忧愁和对友人的关切。同时,诗中对西山亭中幽居生活的描述,如闲歌白石、看秋云、卧紫萝、听暮雨、钓秋江鲈等,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宁静的生活态度,与京城求官的世俗观念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狄隐君的与众不同。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情感真挚,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