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与宗瓠川夜话有怀金台旧雅次韵五首

· 卢宁
钟阜对长歌,瞻天意若何。 帝衢严露析,寝庙起云萝。 国士时堪属,诗名忌更多。 平原求使楚,颖脱似君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钟阜:指南京的紫金山。(“阜”读音为“fù”)
  • 帝衢:京城的街道。(“衢”读音为“qú”)
  • 露析:露水消散。
  • 寝庙:古代宗庙的正殿称庙,后殿称寝,合称寝庙。
  • 云萝:藤萝。常借指深山隐居之处。
  • 国士: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
  • 颖脱:比喻充分显示自己的才能。(“颖”读音为“yǐng”)

翻译

在金陵与宗瓠川夜谈,心怀对旧日京城雅士的怀念,依韵写下这五首诗。 紫金山上我放声长歌,仰望苍天意欲何为。 京城的街道上严霜露水消散,宗庙周围藤萝缠绕。 国家正需贤能之士,诗名却忌讳过多追求。 平原君派使者前往楚国,谁能像你那般脱颖而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金陵与友人夜话时的情景和感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人才的期望。诗的首联通过在钟阜长歌,表达了对天意的思考。颔联描绘了帝衢的露水消散和寝庙的云萝环绕,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颈联则提到国士的重要性以及对诗名的看法,体现了作者对真正有才能的人的重视。尾联以平原君使楚的典故,希望能有像友人那样脱颖而出的人才。整首诗意境深沉,语言简练,用典恰当,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卢宁

卢宁,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有传。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