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宗舜西粤省乃翁完斋二首

· 卢宁
江上朔风潮欲生,白云飞动双眸明。 玉杯锦席高秋饯,斑管青帷贵从行。 百粤薇垣开左府,陆郎橘井浚东城。 寿康过去苍梧路,合爱天然父子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朔风(shuò fēng):北风,寒风。
  • 双眸明:明亮的双眼,这里指目光明亮、有神。
  • 玉杯锦席:精美的酒杯和华丽的筵席。
  • 斑管青帷:毛笔和青色的车帷,这里指代文人的行装和出行的排场。
  • 百粤:古代越族居住在桂、粤、闽、浙等地,统称为百粤,也作百越。这里指西粤地区。
  • 薇垣:明清时称翰林院为薇垣。
  • 左府:可能指的是当地的一个重要官署或职位。
  • 陆郎橘井:用了三国时吴人陆绩怀橘孝母和苏耽橘井泉香救人的典故,这里可能是赞扬何宗舜的品德和能力,同时也暗示他去西粤后能为当地百姓带来福祉。
  • (jùn):疏通,挖深。
  • 寿康:长寿健康。
  • 苍梧路:苍梧是古代的地名,这里的苍梧路指去西粤的道路。

翻译

江面上北风即将刮起,潮水似要涌动,白云飘动,让人双眼明亮。在这深秋时节,摆上精美的酒杯和华丽的筵席为你饯行,你带着文人的行装和高贵的气派上路。西粤地区的翰林院开启了左府,你(何宗舜)如同陆绩、苏耽般有着美好品德和能力,将去疏通东城的橘井(为百姓谋福祉)。在通往苍梧的道路上,希望你父亲健康长寿,也愿你们父子之间的天然亲情更加深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卢宁为何宗舜西去粤省探望父亲并完成斋戒之事而作。诗的首联通过描写江上的朔风与飘动的白云,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又有些苍凉的氛围。颔联描述了为何宗舜举行的隆重饯行仪式,体现出对他的重视和祝福。颈联提到何宗舜将在西粤地区有所作为,运用典故,既赞扬了他的品德,也对他寄予了厚望。尾联则表达了对何宗舜父亲的祝福以及对他们父子亲情的赞美。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用典恰当,语言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深厚文学功底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卢宁

卢宁,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有传。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