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宪袁公为藩中伴读戏赠壬辰作

移家白首寄他乡,岂为安储寿汉王。 吏议只今方逐客,春鸿归尽隔潇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故都宪:指前任都御史。都宪,明清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
  • 藩中:指藩王府中。
  • 伴读:古代的官职,负责陪伴皇子或宗室子弟读书。
  • 壬辰:干支纪年,这里指该诗作创作的时间。
  • 安储:安定储君之位。
  • 汉王:这里可能指藩王。
  • 吏议:官吏的议论、意见。
  • 逐客:被驱逐的人。
  • 春鸿:春天的鸿雁。
  • 潇湘:潇水和湘水,在今湖南境内,常用来泛指湖南地区。

翻译

年老之时移居他乡,并非是为了安定储君之位来辅佐汉王。 如今官吏们的议论只是要驱逐我这外客,春天的鸿雁归去时,我却被阻隔在潇湘之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感慨。首句“移家白首寄他乡”,描绘了诗人年老还移居他乡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漂泊不定的凄凉之感。第二句“岂为安储寿汉王”,表明自己的行为并非为了谋取高位,而是可能有其他的原因或苦衷,此句也反映出诗人对一些误解或指责的申辩。后两句“吏议只今方逐客,春鸿归尽隔潇湘”,则进一步描述了自己遭受官吏的排斥,被视为逐客,而当春天的鸿雁都已归去时,自己却被阻隔在潇湘之地,无法归家,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暗含着对不公待遇的不满。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薛始亨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刚生,号剑公,别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少与屈大均同学于岭南名儒陈邦彦。明亡后,始亨与大均同弃诸生,不复仕进,隐于草莽。国乱,寓于羊城,后返龙江。年五十出游于罗浮、西樵间。后入罗浮山为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缑馆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薛始亨诗,以何氏至乐楼丛书本《南枝堂稿》为底本,参校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蔡氏手抄本,叶恭绰校香山莫氏片玉书斋本(简称片玉斋本)。 ► 2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