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沙村江楼歌为刘方东赋
朝游云亭夕憩凤冈,河水浩浩山苍苍。白虹东来盘九曲,日出霞明见秋绿。
雕甍碧瓦歘飞翻,百尺层楼起林麓。楼中仙人乌角巾,调笑日与云山亲。
满筵歌舞客如雾,中有万斛江南春。昨来登临九月暮,落雁横江隐霜树。
锦袍夜冷烛花残,北斗欹斜挂琼户。我欲援君绿绮琴,为君一鼓清愁心。
白沙翠竹自江路,金谷铜驼非故林。吁嗟昔贤困羁旅,仲宣能赋终怀土。
何如对此日高歌,手挽松萝看烟雨。东南豺虎日纷纷,几时书剑罢从军。
鹅鼻峰头望明月,鸡栖潭上钓寒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雕甍(méng):雕饰华美的屋脊。
- 甍(méng):屋脊。
- 歘(xū):快速。
- 乌角巾:古代隐士常戴的一种黑色头巾。
- 斛(hú):计量单位,古代以十斗为一斛。
- 欹(qī):倾斜。
翻译
早晨在云亭游玩,傍晚在凤冈休憩,河水浩浩荡荡,山峦苍苍茫茫。白虹从东方而来,盘旋着九曲,日出时霞光明亮,看见秋日的翠绿。 雕饰精美屋脊的碧瓦迅速翻飞,百尺高的层层楼阁在山林山麓中拔地而起。楼中的仙人戴着乌角巾,每日嬉笑与云山亲近。 满席的歌舞宾客如云雾般密集,其中蕴含着万斛江南的春色。昨日来此登高临望已是九月末,大雁南归横越江面,隐藏在霜染的树丛中。 锦袍在夜晚寒冷,蜡烛的花火将残,北斗星倾斜着挂在美玉装饰的门户上。我想要拿过你的绿绮琴,为你弹奏一曲以清除忧愁之心。 白沙翠竹自然地生长在江边道路旁,金谷园和铜驼街已不是过去的模样。哎,昔日的贤人曾被困在他乡羁旅,王粲虽能作赋最终还是心怀故土。 如何能像这样每日高声歌唱,手挽松萝看着江上的烟雨。东南地区豺虎般的敌人每天纷纷扰扰,什么时候才能放下书剑停止从军。 在鹅鼻峰头仰望明月,在鸡栖潭上垂钓寒冷的云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沙村江楼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的感慨。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山水、楼阁、仙人、歌舞等的描写,展现出一幅繁华而美好的景象。后半部分则抒发了诗人对昔贤羁旅之困的叹息,以及对现实战乱的担忧,同时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白虹”“雕甍碧瓦”“北斗”“白沙翠竹”等,使诗歌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又有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整首诗情感复杂,波澜起伏,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孙景武从赵伯友先生游宁都兹归省豫章诗以赠之并柬知己者 》 —— [ 明 ] 刘崧
- 《 晚游兴福寺奉和从兄本泉韵 》 —— [ 明 ] 刘崧
- 《 赠定参政自南海抽分还省三十韵 》 —— [ 明 ] 刘崧
- 《 寒日 》 —— [ 明 ] 刘崧
- 《 忆李氏茅堂三首奉柬克正兄 》 —— [ 明 ] 刘崧
- 《 云松轩杂韵六首寄呈轩中诸君子 》 —— [ 明 ] 刘崧
- 《 题挟弹图 》 —— [ 明 ] 刘崧
- 《 题墨鹰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