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知事之庐陵

· 刘崧
忽不乐兮心惨悽,闻君移家当远暌。手牵稚子候慈母,路出龙洲莺乱啼。 江烟冥冥江水绿,綵鹢班班照春服。落花到处荡回风,杨柳人家并沙麓。 问君此别来何时,南平父老多遗思。乱离欲定乃去此,念昔艰危亲见之。 茫茫江海悲游子,抱剑何因报知己。狂心欲逐北飞云,夜下神冈渡江水。 江水深深愁人心,忆君安得穷登临。我家茆屋珠浦曲,薜萝紫雾屯秋阴。 忆在竹林西,回船听江雨。载酒看花醉不归,十里芙蓉烂晴屿。 浮云飘忽东北来,昔者嬉游安在哉。岂知今年复远别,使我叹息青霞杯。 君持青霞杯,听我歌古调。歌声激烈君不闻,手撚琪花向天笑。 向天笑,送飞鸿,我还山南君向东,出处悠悠安得同。 明日看君螺子浦,思君却上引龙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暌(kuí):分离,离别。
  • 鹢(yì):一种水鸟,古代常画在船头上,这里指船。
  • 班班:形容众多而整齐的样子。
  • 麓(lù):山脚下。
  • 茅(máo)屋:用茅草盖的房屋。
  • 茆(máo):同“茅”。
  • 薜(bì)萝:薜荔和女萝,两种蔓生植物。
  • 撚(niǎn):同“捻”,用手指搓转。
  • 琪(qí)花:仙境中的玉树之花,这里比喻美好的事物。

翻译

忽然间心中不快感到悲伤凄凉,听说你搬家要到远方去,将要长久分别。手牵着幼子等候着慈母,走在出龙洲的路上,黄莺纷乱地啼叫着。 江上烟雾迷蒙,江水碧绿,众多船只整齐地排列着,照着春天的服装。落花到处飘荡,随着回旋的风飞舞,杨柳依依的人家紧挨着沙岸和山脚。 问你这次分别后何时归来,南平的父老乡亲们对你多有怀念。在战乱将要平定之时你却要离开这里,想起往昔的艰难危险,我曾亲眼目睹。 茫茫的江海让游子心生悲伤,怀抱宝剑又如何报答知己。狂乱的心想要追逐向北方飘飞的云彩,夜晚走下神冈,渡过江水。 江水深深,让人心中愁苦,回忆起你,又怎能尽情地登高远望呢。我家的茅草屋在珠浦弯曲之处,薜荔和女萝,紫色的云雾积聚在秋天的阴暗中。 回忆在竹林的西边,乘船回来听着江上的雨声。带着酒去赏花,沉醉不归,十里的芙蓉花开得灿烂,映照着晴朗的岛屿。 浮云从东北飘忽而来,往昔的嬉戏游玩如今在哪里呢。怎知今年又要远远地分别,让我对着青色的霞杯叹息。 你手持着青色的霞杯,听我唱着古老的曲调。歌声激昂你却没有听到,手捻着美好的花朵,向着天空欢笑。 向着天空欢笑,送别飞翔的大雁,我回到山南你去往东方,各自的行踪悠悠不定,怎能相同呢。 明日在螺子浦看你,思念你时我会登上引龙峰。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的情感为主线,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的开头通过“忽不乐兮心惨悽”和“闻君移家当远暌”,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江烟冥冥江水绿,綵鹢班班照春服”等景色,烘托出离别的氛围。在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时,诗人提到了“忆在竹林西,回船听江雨。载酒看花醉不归,十里芙蓉烂晴屿”,展现了曾经的欢乐场景。然而,现实却是“岂知今年复远别,使我叹息青霞杯”,表达了对再次分别的无奈和叹息。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对过去的回忆,更加深刻地表现了离别的悲伤和对友人的思念。同时,诗中的“向天笑,送飞鸿,我还山南君向东,出处悠悠安得同”等语句,也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和漂泊之感。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