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尹太学寿其贞母二首

昔看慈母线,今阅女仙图。 天上麟为二,人间凤不孤。 歌馀陶氏鹄,綵并老莱乌。 岂藉阳城教,先能念母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 寿:向人祝颂长寿。
  • 贞母:坚守节操的母亲。
  • 慈母线:指代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就像缝衣服的线一样细密绵长。
  • 女仙图:这里应是赞美尹太学的母亲如女仙般美好。
  •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祥瑞动物,常用来象征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
  •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祥瑞,常用来比喻高贵、杰出的人或事物。
  • 歌馀陶氏鹄(hú):“陶氏鹄”指的是晋代陶侃之母教子的故事。陶侃的母亲剪下自己的头发换钱来招待客人,范逵见到陶侃后,推荐他为孝廉。这里用“陶氏鹄”来赞扬尹太学的母亲善于教子。
  • 綵并老莱乌:“老莱乌”指的是春秋时期楚国的老莱子,他为了让父母快乐,常常穿着彩衣,模仿婴儿的动作。这里用“老莱乌”来形容尹太学的母亲孝顺长辈,也教育子女要有孝心。
  • 劬(qú):劳苦、勤劳。

翻译

过去看到那充满慈爱的母亲手中的线,如今看到您如女仙般的美好形象。天上有麒麟成双,人间您的儿子杰出,您也并不孤单。您的教诲如陶侃之母那般,培养出了优秀的子女;您的孝顺如老莱子一般,为子女做出了榜样。哪里需要借助阳城的教诲,您首先就能感念母亲的辛劳。

赏析

这两首诗是为尹太学的贞母祝寿而作,诗中运用了多个典故来赞美尹太学的母亲。通过“昔看慈母线,今阅女仙图”的对比,展现了母亲的慈爱与美好形象。“天上麟为二,人间凤不孤”表达了对尹太学及其母亲的赞美,认为他们都是杰出的人才,而且儿子的成就也让母亲不再孤单。“歌馀陶氏鹄,綵并老莱乌”则强调了母亲的教子有方和孝顺,她的品德和行为为子女树立了榜样。最后一句“岂藉阳城教,先能念母劬”,进一步突出了母亲的自觉和高尚,她不需要借助他人的教诲,就能懂得母亲的辛劳并传承美好的品德。整首诗语言优美,用典恰当,表达了对尹太学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祝福。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