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分赋二首赋得盘中桃花

繁英几树荫溪桥,灼灼红芳俯泬寥。 影漾临流疑锦水,艳交题柱胜霞标。 成蹊路转舟同远,夹岸源寻洞不遥。 过此徘徊堪寓目,何须千叶恨能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泬(xuè)寥:空旷清朗的样子。
  • 锦水:即锦江,在四川成都南。
  • 霞标:云端。这里喻指高处。
  • 蹊(xī):小路。

翻译

繁茂的桃花几树成荫遮住了溪边的小桥,鲜艳的桃花俯看着空旷清朗的天地。桃花的影子在溪边荡漾,让人怀疑是锦江水在流淌,桃花的艳丽与题写在柱子上的文字相映衬,胜过了高处的云霞。形成小路,沿着路划船渐行渐远,在两岸寻找源头,发现山洞并不遥远。经过此地徘徊观赏,让人赏心悦目,何必需要千片桃叶,怨恨就能够消除了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桃花坞中桃花的美丽景象。首联通过“繁英”“树荫溪桥”“灼灼红芳”“俯泬寥”等词语,展现了桃花的繁茂、鲜艳和所处环境的优美。颔联中“影漾临流疑锦水,艳交题柱胜霞标”,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桃花的影子比作锦水,将桃花的艳丽比作高处的云霞,形象地描绘出桃花的美丽和迷人。颈联“成蹊路转舟同远,夹岸源寻洞不遥”,则描述了在桃花坞中的游览情景,增添了一种探索的趣味。尾联“过此徘徊堪寓目,何须千叶恨能消”,表达了诗人对桃花坞美景的喜爱和欣赏,认为在此处徘徊观赏足以让人忘却烦恼。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通过对桃花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