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杨子将因乱客袁州后暂还乡复往寓所而卒

· 刘崧
昔归已伤迟,再往乃不返。 云萍忽散迹,玉树犹在眼。 高堂念夙昔,群季轧歌筦。 嘉谷森特菀,华星粲孤皖。 凄凄去干戈,窅窅隔丘坂。 至今念行李,何日候还輚。 寡妻负孩稚,弱弟拾遗简。 独不见斯人,谁能不悲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客袁州:在袁州作客。客,这里作动词,指旅居他乡。
  • 云萍:像云一样漂泊的浮萍,比喻行踪不定。
  • 宿昔:往日,从前。
  • 群季:诸弟。
  • 轧歌筦(guǎn):演奏音乐。轧,这里指配合着演奏。筦,同“管”,指管乐器。
  • 嘉谷:美好的谷物,这里泛指庄稼。
  • 森特菀(wǎn):茂盛而美好的样子。
  • 华星:闪烁的星星。
  • 粲孤皖(wǎn):明亮而孤独。皖,这里指明亮的样子。
  • 干戈:指战争。
  • 窅窅(yǎo yǎo):深远的样子。
  • 丘坂:山坡。
  • 行李:使者,这里指外出的人。
  • 还輚(zhàn):回归的车辆。
  • 寡妻:嫡妻,正妻。
  • 孩稚:儿童。
  • 遗简:遗失的书籍或文简。

翻译

以前归来已经觉得迟了,再次前往却再也不能返回。 如同云与萍般行踪漂泊不定,然而美好的身影仍在眼前。 高堂上思念着往日时光,兄弟们一起演奏着乐曲。 庄稼生长得茂盛美好,闪烁的星星在天空中显得明亮而孤独。 凄惨地离开那战争之地,远远地隔着山坡。 到现在还惦记着外出的人,什么时候能等到他归来的车辆呢? 妻子带着年幼的孩子,弱小的弟弟收拾着遗失的书籍。 唯独见不到那个人,谁能不为之悲伤落泪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对杨子将的深切怀念和悲痛之情。诗的开头通过“昔归已伤迟,再往乃不返”表达了对杨子将离去的悲痛和遗憾。接着用“云萍忽散迹,玉树犹在眼”形象地描绘了杨子将行踪不定却又令人难以忘怀的形象。然后通过回忆往昔高堂之上的欢乐时光,以及美好的自然景象,与现实的悲惨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加深了悲伤的氛围。“凄凄去干戈,窅窅隔丘坂”则写出了杨子将离开的原因和相隔的遥远。最后,诗人描述了杨子将的家人的状况,更加突出了逝者离去带来的痛苦和悲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各种情景的描绘和对比,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哀悼之情。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