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答丁克诚拟古四首并各因其首句云
谁将宝瑟弹,逸响故超绝。
得心应之手,有口焉得说。
宫商谐律吕,高下本定列。
至音不自发,假器以舒泄。
徇名而求声,惉懘乃乖劣。
怀哉葛天民,为我陈一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瑟(sè):古代拨弦乐器。形状似琴,有二十五根弦,弦的粗细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声音阶定弦。
- 逸响:指奔放的乐音。
- 超绝:超越,远远胜过。
- 得心应之手:心思和手配合得很好。
- 觚(gū):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简。后也指供书写用的木版,代指笔墨书写之事。
- 宫商:中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音和商音,此处泛指音阶。
- 律吕:古代校正乐律的器具。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共十二管,管径相等,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合称“律吕”。后亦用以指乐律或音律。
- 惉懘(zhān chì):声音不和谐;烦乱。
翻译
是谁在弹奏宝瑟,那奔放的乐音实在是超凡绝伦。 心思和手配合默契,这种感受难以用言语表达。 音阶和谐音律美妙,高低音本来就有固定的排列。 最美妙的音乐不会自己发出,要借助乐器来抒发宣泄。 只为追求名声而刻意求声,声音就会杂乱不和谐,变得低劣。 心怀追慕古代葛天氏的子民,为我演奏一曲吧。
赏析
这首诗以弹奏宝瑟的音乐为主题,探讨了音乐的本质和表达。诗的前两句通过“谁将宝瑟弹,逸响故超绝”描绘了宝瑟弹奏出的非凡乐音,引发读者对美妙音乐的想象。接下来“得心应之手,有口焉得说”强调了演奏者心手相应的境界,以及这种音乐感受难以用言语描述的奇妙。“宫商谐律吕,高下本定列”说明了音阶和音律的和谐以及音高的固定排列,体现了音乐的规律性。“至音不自发,假器以舒泄”则指出了美妙的音乐需要借助乐器来表达。最后两句“徇名而求声,惉懘乃乖劣。怀哉葛天民,为我陈一阕”,表达了对为追求名声而导致声音不和谐的批评,同时怀想古代葛天氏时代的淳朴音乐,希望能听到真正美好的演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音乐的思考,传达了对纯粹、和谐之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