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州掾李复亨

· 刘崧
李君青原英,早辟此州掾。 遭时极艰虞,酬酢周万变。 轩昂七尺躯,磊砢出群彦。 摅词犹转丸,制胜若激电。 以兹悟贤侯,允矣获深眷。 请从去年说,从事实展转。 寇兴自淮河,焚劫遍㝢县。 仓惶蹙大府,闻者惊战眩。 我侯力区画,建义急防援。 戈矛首奋勇,城壁次修缮。 视民勿惊畏,出入兼守战。 当时筹帷幄,裨益总优衍。 慅慅西土氓,啸聚郁相煽。 侯曰往靖之,君时实在遣。 高冠晨簪笔,轻骑夕鞬箭。 落日猿狖号,石门路如线。 摧凶意已决,拥槊身独先。 我兵偶失利,蛇虺纷纠缠。 愤呼突重围,脱兔不可罥。 生还趋进讨,汛扫何捷便。 矧怀疾恶心,直道昭烂炫。 奸攘速夷戮,仇狱谢贿眩。 温温自盈拱,凿凿真百鍊。 从容就三考,著绩伟自见。 或同文子升,偶遇于公荐。 青云一攀附,腾趠超紫燕。 汉史徵循良,终言托佳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uàn):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
  • 酬酢(chóu zuò):宾主互相敬酒,泛指应酬。
  • 磊砢(lěi luǒ):众多委积貌,也形容才力雄奇。
  • (yàn):指有才学的人。
  • 摅词(shū cí):表达词意。
  • 优衍(yōu yǎn):指充足而有余裕。
  • 慅慅(sāo sāo):忧愁貌。
  • (yòu):古书上说的一种猴。
  • (shuò):古代兵器,杆比较长的矛。
  • (juàn):捕捉鸟兽的网,这里指捕获。
  • (liàn):同“炼”。

翻译

李君是青原的英才,早就被任命为此州的属官。 身处时局极为艰难忧患之时,应酬交际应对万千变化。 他身材轩昂七尺,才华出众在众人中脱颖而出。 表达词意如同圆球转动般流畅,克敌制胜如同激电般迅速。 由此得到贤能的州侯的赏识,确实获得了深厚的眷顾。 请从去年说起,事情的经过曲折辗转。 贼寇从淮河兴起,焚烧劫掠遍及众多县邑。 州府仓促慌乱,听闻此事的人惊慌战栗。 我们的州侯尽力筹划安排,建立义军紧急防御救援。 他首先奋勇拿起戈矛,其次修缮城墙。 告诉民众不要惊慌畏惧,要能进能出兼顾防守和作战。 当时在营帐中谋划,益处总是充足有余。 忧愁的西部百姓,聚集在一起相互煽动。 州侯说前去平定他们,当时确实派遣了李先生。 他清晨戴着高冠插着笔,傍晚轻骑带着箭。 落日下猿猴啼叫,石门的路狭窄如线。 他摧毁凶徒的决心已下,手持长矛身先士卒。 我们的军队偶然失利,像蛇一样的敌人纷纷纠缠。 他愤怒呼喊突出重围,像逃脱的兔子一样不可捕获。 活着回来后继续进军讨伐,快速扫荡多么便捷。 况且他心怀憎恶奸邪的心意,正直之道光辉灿烂。 奸诈侵夺的人迅速被诛杀,为仇怨设的监狱也去除了贿赂的迷惑。 他温和谦逊,自身充盈有礼,坚定不移,真诚如百炼之金。 他从容地经历三次考核,显著的功绩自然显现。 或许如同文子升一样,偶然遇到于公的举荐。 一旦攀附青云,就能飞跃超过紫燕。 汉代的史书会征求和表彰奉公守法的好官,最终会将他的佳话载入其中。

赏析

这首诗是对州掾李复亨的赞颂。诗中描绘了李复亨在艰难的时局中,展现出的英勇、智慧和忠诚。开篇介绍了李复亨的才华和得到州侯的赏识,接着叙述了当时贼寇兴起的危机情况,以及州侯的应对之策和李复亨的英勇表现,包括他坚定的决心、身先士卒的勇气和突出重围的机智。诗中还赞扬了他的品德和功绩,如憎恶奸邪、去除贿赂迷惑等。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李复亨未来的美好期望,认为他会像历史上的优秀官员一样,留下佳话。整首诗气势磅礴,语言生动,通过对具体事件的描述和对人物的赞扬,展现了一个英雄形象,也反映了作者对正义和贤能的赞美与追求。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