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达卿归延平
黄生负奇尚,耻与流俗亲。
好游恣览历,仆仆走风尘。
弱冠弄柔翰,仿古逼其真。
腰下芙蓉剑,烨烨出延津。
佩此仗谁知,亲仁托善邻。
一见如平生,莫逆超常伦。
遗我双明珠,几席诚足珍。
邂逅只须臾,言归及早春。
握手何所道,衷曲难具陈。
后会当何时,矫首道无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奇尚:非凡的志向。
- 流俗:世俗,一般的风俗习惯。(读作:liú sú)
- 恣览历:尽情地游览经历。
- 仆仆走风尘:形容奔波忙碌。(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读作:pú pú)
- 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读作:ruò guàn)
- 柔翰:毛笔。
- 烨烨:光盛鲜明的样子。(读作:yè yè)
- 延津:古津渡名,借指地方。
- 善邻:跟邻国或邻居友好相处。
- 平生:向来,往常。
- 莫逆:指彼此志同道合,交谊深厚。
- 超伦:超出常人。
- 遗(wèi):赠送。
- 几席:几和席,为古人凭依、坐卧的器具。
翻译
黄生怀有非凡的志向,以与世俗之人亲近为耻。 喜欢四处游历,奔波忙碌于尘世之中。 二十岁时就擅长写文章,模仿古人以求逼真。 腰间佩戴的芙蓉剑,光彩夺目出自延津。 佩戴此剑有谁能知晓呢,他亲近仁人,依托善邻。 一见面就如同往常相识一般,彼此志同道合,情谊超出常人。 他赠送给我两颗明珠,放在几席之上,实在是珍贵。 这次相遇只是短暂的片刻,他说要在早春时节回去。 握手告别时能说些什么呢,内心的情感难以全部表达。 不知下次相会在何时,抬头远望,也找不到缘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送别黄达卿回延平所作。诗中首先描绘了黄达卿的志向和个性,他不流于世俗,热爱游历,具有文学才华。接着描写了他的佩剑和品德,表现出他的不凡。然后叙述了两人一见如故,情谊深厚,黄达卿还赠送明珠给作者。最后表达了分别时的不舍和对未来相会的迷茫。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黄达卿的描写和两人之间的情谊展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运用了一些形象生动的词汇,如“烨烨出延津”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