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归德孝女传有序
世道日以衰,伦纪渐攸斁。
睢阳淑气盘,砀山连雁泽。
元老既生申,钟灵逮女德。
彼美香闺人,志行何辉赫。
结发事夫君,内相殚厥力。
黄鹄忽孤飞,誓节明如日。
高堂养舅姑,令仪固靡忒。
罔极报所生,亦复娱亲侧。
造物啬其年,同穴愿斯毕。
骨肉感分离,泉台乃终寂。
谁与述平生,家庭旧史笔。
累累数千言,孝思实维则。
扶纲仗老臣,安车且前席。
再相即归朝,道路咸加额。
燕语及笄帏,圣心谅同恻。
伫见下龙章,潜光表幽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攸斁(yōu dù):毁坏。“斁”读音“dù”,意为败坏。
- 睢阳(suī yáng):古县名,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南部。
- 淑气:温和的气质或气息。
- 砀山(dàng shān):山名,在安徽省砀山县东南。
- 雁泽:大雁栖息的水泽。
- 元老既生申:“生申”,指后母因得子而重生。这里表示有德行的长辈出现。
- 内相:此处指主妇,对妻子的称谓。
- 黄鹄:天鹅,这里喻指丈夫去世。
- 舅姑:公婆。
- 令仪:美好的仪容、风范。
- 靡忒(mí tè):没有差错。
- 罔极:指父母恩德无穷。
- 啬(sè):吝啬,这里指命运吝啬,使早亡。
- 笄帏(jī wéi):女子的成年礼及闺房。“笄”读音“jī”,指女子成年礼时盘发所用的簪子,这里代指成年礼。
- 龙章:皇帝的诏令。
翻译
社会的风气日益衰败,伦理纲常逐渐遭到破坏。 睢阳有着温和美好的气息,砀山连接着大雁栖息的水泽。 有德行的长辈出现,美好的品德也降临到女子身上。 那美丽的闺中女子,志向和品行是何等的光辉耀眼。 她成年后嫁给夫君,作为妻子尽心尽力。 天鹅忽然孤独地飞走,(她)发誓守节的心如同太阳般明亮。 在高堂上奉养公婆,美好的仪态始终没有差错。 报答父母无穷的恩德,也在父母身边让他们愉悦。 命运对她的生命如此吝啬,她希望能与夫君合葬。 亲人们为骨肉的分离而感伤,她在九泉之下最终安息。 谁来记述她的一生呢,家中的旧史官之笔可以担当。 洋洋洒洒数千言,孝顺的思想实在是准则。 扶持国家纲纪依靠老臣,他们安稳地坐在车中向前行进。 再次担任丞相后就回到朝廷,道路上的人们都为之额手称庆。 温和的话语传到女子的闺房,圣上的心意想必也是同样的悲悯。 期待看到皇帝的诏令,让她的美德在幽静的宅院中潜藏的光辉得以彰显。
赏析
这首诗以感慨世道衰落、伦纪败坏为开篇,引出了归德孝女的故事。通过对孝女的婚姻生活、守节尽孝、报答亲恩以及早逝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她高尚的品德和光辉的形象。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用“黄鹄忽孤飞”比喻丈夫的去世,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也通过对社会景象和人物事迹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对道德伦理的关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孝女的赞美和对美好品德的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