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年蔡子正以院幕考绩二首
宦达良不偶,遇合固有时。
昔年同籍者,显膴递相随。
南北渐离散,倚伏理难窥。
前薪勿复道,疏滞得所宜。
明庭慎课典,主眷讵云私。
伫见雄飞近,宁庸更伏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宦达:指官位显达,仕途顺利。(“宦”读音:huàn)
- 不偶:不合,不遇。
- 遇合:指相遇而彼此投合,也指得到君主的赏识。
- 显膴(hū):高官厚禄。
- 倚伏:出自《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指事物相互依存,互相转化。
- 疏滞:疏理滞留的政务或人员。
- 明庭:圣明的朝廷。
- 课典:考核的典制。
- 主眷:指皇上的恩宠。
- 讵(jù):表示反问,相当于“岂”,“难道”。
翻译
在仕途上显达顺利并非总是那么顺遂,遇到合适的机会和赏识原本是有一定时机的。过去同年考取功名的人,有的获得高官厚禄,相继跟随。然而,人们逐渐南北离散,其中的祸福相依、变化的道理难以洞察。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应使那些被搁置的事务得到合适的处理。圣明的朝廷慎重对待考核的典制,皇上的恩宠岂能说是出于私心呢。期待着看到你迅速崛起,怎么能甘心一直处于低伏的状态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给同年蔡子正的,诗中表达了对仕途境遇的看法和对友人的鼓励。诗的开头指出仕途顺利与否是有一定时机的,接着描述了同年们的不同境遇以及人生的变化无常。然后提到要正确对待过去的事情,合理处理滞留的问题。诗中强调了朝廷考核的公正性,以及对友人能够崛起的期待。整首诗既有对人生的思考,也有对友人的激励,寓意深刻,富有哲理。语言简练,意境深沉,体现了作者对世事的洞察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