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祖泽:祖先的遗泽。
- 贻(yí):遗留。
- 孙奕世:子孙世代。
- 儒冠: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借指儒生。
- 韦编:古代用竹简书写,用皮绳编缀称“韦编”。这里指勤奋读书。
- 三绝: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这里形容读书勤奋刻苦。
- 纶诰(lún gào):皇帝诏令。
- 貤恩(yí ēn):指朝廷对外戚和命官的亲属尊长移授封爵名号的恩典。
- 二难:两件难事。这里指张封君的儿子和孙子都很出色,是两件难得的事情。
- 通德:东汉时郑玄以精通《京氏易》《公羊春秋》等著名,后泛指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
- 里:乡里。
- 阶庭兰玉:比喻优秀子弟。
翻译
祖先的恩泽遗留子孙,世世代代都能看到,传授经学确实没有耽误儒生的志向。勤奋研读《易经》,曾使穿连竹简的皮条多次断绝,皇帝的诏令赐予恩典,子孙两代都很出色,这是两件难得之事。像通德之人一样还存有以仁为里的品德,更令人羡慕的是能依法为官且没有冤情。庭院中的优秀子弟相继出现,总归是明白朝廷的恩泽宽厚。
赏析
这首诗是对张封君及其子孙的赞扬。首联强调了祖先的恩泽对子孙的影响,以及对儒家经学的传承。颔联通过“韦编易学曾三绝”赞扬了张封君子孙的勤奋好学,“纶诰貤恩并二难”则突出了他们受到皇帝恩典,两代人都很出色。颈联进一步描述了张封君的品德高尚,以及为官公正无冤情。尾联以“阶庭兰玉应相接”形容其子孙优秀,“总识天朝雨露宽”表达了对朝廷恩典的感恩之情。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对张封君家族的赞美和对朝廷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