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语

· 卢宁
一雁南飞千雁随,洞庭洲外云梦陂。往年经宿庐花渚,今来尽长鹿角枝。 鹿角枝,无定期。有时黄沙积海岛,看尔埋没水中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bēi):山坡,斜坡。
  • (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 (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翻译

一只大雁往南飞,上千只大雁相随,飞到洞庭湖畔和云梦泽边的山坡外。往年它们曾在庐花渚歇宿,如今都已长大,栖息在鹿角般的树枝上。鹿角般的树枝,没有固定的生长时期。有时候海岛上积满黄沙,看着你们埋没在水中的小洲里。

赏析

这首诗以归雁为主题,描绘了大雁南飞的情景以及它们的生存环境。诗中通过“一雁南飞千雁随”形象地表现出大雁群的团结和秩序。诗人提到大雁往年在庐花渚歇宿,今在鹿角枝栖息,展示了大雁的迁徙习性和生存状态的变化。最后两句“鹿角枝,无定期。有时黄沙积海岛,看尔埋没水中坻”,则暗示了自然界的变化无常和生命的脆弱。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无奈。

卢宁

卢宁,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有传。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