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行

君子防未然,世道险且艰。 谈笑有戈矛,平地生波澜。 众言成市虎,三至惑大贤。 燕石能混璧,野鸟易为鸾。 谁云古达者,不畏嫌疑间。 御寒以重裘,君其善自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未然:指还没有成为事实。
  • 戈矛:此处指言语攻击或矛盾冲突。
  • 波澜:比喻事端,纠纷。
  • 市虎:市上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说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信以为真。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重复,就可能使人信以为真。
  • 三至:多次到来。(关于“三至惑大贤”的典故来自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人间训》中“一女子,丈夫死,守寡。好女之色,恶者之丑,毋以为不义。不幸而有过,当自悔。若乃以行不当之故,使人迷惑,反复三至,虽大贤不能自免也。”是说一女子,丈夫死了,她守寡。她长得漂亮,别人攻击她长得丑,但认为她守寡是正义的,但她不幸犯了过错,她应当自己感到懊悔。如果因为行为不端正的缘故,使得别人迷惑,反复多次,即使大贤之人也不能使自己免于过错。这里指关于女子的言语多次传来,即使是大贤之人也会被迷惑。)
  • 达者:通达事理的人。
  • 嫌疑:指被怀疑有某种不正当的行为。
  • 重裘:厚毛皮衣。

翻译

君子总是防范于未然,这世间的道路险峻又艰难。 人们谈笑之间可能就藏着攻击与矛盾,平地上也会无端生出事端纠纷。 众人的言语能使谣言成真,多次传来的言语甚至能迷惑大贤之人。 燕石能够混同于玉璧,野鸟也容易被当作凤凰。 谁说古代通达事理的人,不害怕被怀疑有不正当的行为呢。 抵御寒冷要用厚毛皮衣,您应该善于保全自己啊。

赏析

这首诗以“君子行”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处世之道的思考。诗的开篇强调君子要有防范意识,因为世道艰险。接着通过“谈笑有戈矛,平地生波澜”形象地描绘了人际交往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和纠纷。“众言成市虎,三至惑大贤”则指出了谣言和讹传的力量,即使是贤能之人也可能受到影响。“燕石能混璧,野鸟易为鸾”进一步说明了真伪混淆、是非颠倒的现象。最后,作者认为即使是通达事理的人也会担心被怀疑,所以要像用重裘御寒一样,善于自我保全。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警示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中要保持警惕,善于保护自己。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