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三归台

空郊立马久徘徊,相国曾称天下才。 一笑功名终小器,万年凄寂只荒台。 樵苏晚傍牛羊下,禾黍争喧鸟雀来。 书社不知谁是主,夕阳萧索转堪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归台:是一个地点,具体情况不详。
  • 相国:古官名,此处可能指特定的历史人物,但具体所指不明。(“相”读音:xiàng)
  • 樵苏:打柴割草的人。(“樵”读音:qiáo)

翻译

在空旷的郊外停下马,长久地徘徊不定,那曾被称作天下之才的相国。 一笑之间,功名终究是小格局的追求,万年的凄凉寂静只留下这荒芜的高台。 傍晚时分,打柴割草的人伴着牛羊归来,禾黍谷物喧闹着,鸟雀也飞来争食。 那书社已不知主人是谁,夕阳西下,一片萧索,更让人感到悲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三归台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首联提到相国曾有天下之才,但如今只留下空台让人徘徊思索。颔联进一步表达了对功名的看法,认为功名只是小器,而万年的寂寞荒凉才是这高台的真实写照。颈联则描绘了一幅傍晚的乡村景象,樵夫、牛羊、禾黍、鸟雀,充满了生活气息,但也透露出一种世事无常的感觉。尾联中书社不知主的描述,以及夕阳下的萧索景象,加深了整首诗的悲哀氛围。整首诗意境苍凉,语言简练,以景衬情,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