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幅四首

· 卢宁
架上牙签贤未触,壁中科斗典谁删。 要知六籍传心者,不在区区行墨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牙签:系在书卷上作为标识,以便翻检的牙骨等制成的签牌。(“签”读音:qiān)
  • 科斗:即蝌蚪。古文字体的一种。其笔画头粗尾细,形如蝌蚪,故称。(“蝌”读音:kē ;“蚪”读音:dǒu)
  • 六籍: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翻译

书架上的书签贤士尚未触及,墙壁上如蝌蚪般的文字典籍谁来删改。要知道六经传达的思想核心,并不在这区区的笔墨文字之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书架上的牙签和墙壁上的科斗文字的描述,引发了对知识传承和真正理解的思考。诗中的“架上牙签贤未触”暗示了虽然书籍存在,但真正深入研读的人或许并不多;“壁中科斗典谁删”则进一步提出了对于古代典籍的整理和理解的问题。最后两句“要知六籍传心者,不在区区行墨间”,强调了真正的知识和思想的传承,不在于表面的文字,而在于对其内涵的深刻领悟。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表达了作者对知识学习和传承的独特见解,提醒人们不要仅仅局限于文字表面,而要用心去体会和理解经典所传达的思想。

卢宁

卢宁,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有传。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