饷军

· 卢宁
麒麟门上拥旌麾,分布貔貅靖岛夷。 国计实烦唐节使,军容宁比汉官仪。 策功自释袁安愤,缘数谁逢李广奇。 二百年来劳养士,选锋今正答恩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饷军:给军队发饷,亦可理解为犒劳军队。此处可能指的是以物资或其他方式支持军队。
  • 旌麾(jīng huī):军旗。
  • 貔貅(pí xiū):比喻勇猛的军队。
  • 岛夷:古代汉族对东方沿海各族的泛称,此处可能指沿海的敌人或外邦。
  • 国计:国家的经济,此处指国家的军事开支和战略谋划。
  • 唐节使:唐代的节度使,此处借指负责军事的官员。
  • 宁比:岂能比得上。
  • 策功:记录功勋。
  • 袁安愤:袁安,东汉名臣,后人常用“袁安困雪”的典故来形容高士生活困顿却坚守节操。此处“袁安愤”可能指对不公平待遇或困境的愤懑。
  • 缘数:缘分,命运。
  • 李广奇:李广,西汉名将,一生战功卓著却未能封侯,此处“李广奇”指命运的奇特和不公。

翻译

在麒麟门上高举着军旗,勇猛的军队分布开来,要去平定沿海的外邦。国家的军事事务着实让唐代节度使般的官员费心,军队的阵容岂能比得上汉代的官仪那样威严。记录功勋自然能消解如袁安般的愤懑,可命运的安排谁能遇到如李广那样的奇特境遇呢。两百年来辛勤培养的士人,如今精选出来的先锋部队正可报答恩情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以军事为主题,描绘了军队的威武和国家对军事的重视。首联通过“麒麟门”“旌麾”“貔貅”等词汇,展现出军队的雄壮气势和备战的紧张氛围。颔联将当下的军事情况与唐代节度使的职责和汉代官仪相比较,暗示了对国家军事力量的期望和要求。颈联则提到了功与愤、缘与奇,表达了对命运和功绩的思考,既有对不公平的感慨,也有对命运无常的无奈。尾联强调了长期培养士人,而现在正是他们发挥作用、报答恩情的时刻,体现了对军队的信心和期望。整首诗气势恢宏,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典故的引用,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深度。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军事和人才的关注与期望。

卢宁

卢宁,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有传。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 259篇诗文